第449章 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2/3)
崔老五味夹陈。
两人稍作客套后,便挂掉了电话。
放下电话后。
崔老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心情有些沉重。
如果换一个比较傲慢的长辈,现如今肯定感觉自己好像被打脸了,绷不住面子,就要恼羞成怒。
但显然,崔教授是一名真正的学者,理智与分析从来都是常态。
李景霖这看似说教的话语,其实反而是对自己的工作表示了理解与关切的。
回想起张开润的例子,崔教授意识到了重大的问题。
学者。
几乎任何行业的学者,都容易陷入到一个思维怪圈之中。
那便是适之老贼的老毛病。
【不愿意谈ZZ】
仿佛,不谈ZZ就能中立客观了一般。
专心于学术,唯学术论,学术即是一切。
在这种情况下,对学术的关注度,与对学者个人ZZ倾向的关注度,完全不成比例的。
况且,所谓学术不谈ZZ,这本身便是一种西式的二极管式思维,反而做不到结合在一起,中正客观看待事情本质。
就如网络二极管是的,网友们便是遇到自己不想看,不愿意想,或者较为回避的话题时,就会无脑的倾倒到另一边。
招收张开润,便是犯了这方面的问题。
过于关注学术,只去关注学术了。
不得不说,张开润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学位以及学识上,确实是实打实的,除了其在个别的奇怪方向上过于偏袒西方外,没有别的问题。
当时也正是因为只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将其招入流动站。
毕竟,华清人才确实在流失,病急乱投医下,对于人才的吸纳与渴望确实很强烈。
这些事,崔教授以往也是知道的。
但若是没这次事情的发生,确实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怪我,怪我。”
崔老摇了摇头,心情好了不少。
出现问题,未必全是坏事,发现晚了,也总比没发现强。
现在唯一需要做的,不是任何所谓的反思,分析,羞愧,恼怒,气愤。
而是“解决问题”。
念及于此。
崔老开始着手布置下去。
科研流动站,是链接高校与企业的重要一环。
不仅为企业输送高端人才,也解决高端人才的就业问题。
但这个流动比值实际上比较低,只有不到百分之40。
为了加速刺激数据,能够留住更多人才,拉拢更多人才,合理应用更多人才,之前的崔老是进行过一系列运作的,张开润便是那个时候来到华清科研流动站的。
如果因为张开润的个例,彻底打破所有刺激手段,显然是因噎废食。
但这个“噎”,还不得不严肃处理,必须处理。
“既然是流动站,那就流动审查吧。”
崔老皱着眉,在纸上记录着。
一个人员随机,检查目标随机,抽查时间随机的完全流动性审查组的雏形,便开始出现。
“希望可以起到一些鲶鱼效应吧。”
越是一个高学历,高能力的人。
若是皮古歪了,想搞事情的时候,破坏力就越大。
监管审查不能停。
“这是对已有的.那没有的呢?流动站招收各个专业,各个高校博士的时候,这方面的审查力度同样要更大,更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