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塑料粤语终遇大敌。(3/3)
中规中矩。
剧情方面虽然设计的没什么艺术创新,但恰到好处。
因为这是选自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剧情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魔改,这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若是一味为了所谓的戏剧冲突,只怕会变的不伦不类。
“广州三元里抗英”!
1841年,带瑛侵入到广州,荼毒乡亲,无恶不作。
三元里人民揭开了华夏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发组织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在带瑛强盗惊恐离去,撤出虎门后。
华夏子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带瑛。
【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如今,在广园中路34号处,尚有三元里人民斗争纪念馆。
从历史宏伟的角度上来看。
完全可以看做是百年屈辱中,华夏人民的首次觉醒。
而这次作品的创作,不单单只是靠这类题材弄出一点噱头,更不是单纯只有红色。
内容为王!
虽然剧情内容中规中矩。
可这次作品的要求,便是一定要结合到来自于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狮。
南拳。
洪,刘,蔡,李,莫!
南枝,南少林。
甚至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咏春。
在编舞上,是特聘了当地武术协会专业人士,来参与动作设计的。
而传统舞狮搬到舞剧舞台上,更是一次相当大胆的尝试。
舞狮分南北。
北方的舞狮,有文狮,武狮。
而南狮的另一个名字,便是“醒狮”!
所以,这舞剧的名字。
便是《醒狮》。
作品,不仅要传递精神,更要融入属于华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得不说,这一次创作的关注度确实拉满了。
华夏武术协会,华夏舞蹈家协会,华夏音乐家协会。
三家协会在盯着,都想要拿出一部优秀的舞剧。
这对于李景霖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因为,这舞剧,虽然整体是舞剧,少见词。
但还是硬性要求了,要加入三元里民谣。
出身于北方,甚至是东北,距离粤地实在是远,李景霖虽然也了解不少三元里当地的文化习俗,但那是局限于文化习俗知识上的。
粤语这方面的确是短板。
这方面的实力,毫不夸张的说,大概就是《野狼》.说是粤语,不如说那是东北话。
属于是那种,讲出来以后,粤地人民直接血压飙升三个大气压的指数。
塑料粤语,终遇大敌。
魏霞老师这是给自己挑了个大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