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小号:坏了,我被别人熏陶了。(2/4)
反而要比《三体》更加快速。
尤其是这次任务。
几乎令所有的乐手们,都回想起了之前震动整个文化文艺圈的根本指导方针。
源自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之上,一号所作出的指示。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还有什么,是比将一段艰难的历史所演化成的音乐,更能鼓舞人呢?
只不过。
在这个的基础之上。
李景霖做出了一些更加不同的改变。
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口号,也没有什么高举什么大旗,更不会在作品之中,充斥一种绝对理想,甚至是梦想一般的歌功颂德。
而是实打实的尊重历史,还原历史。
几乎任何一个乐手都能听的出来,这首曲子的核心。
悲壮,热血。
但和其他以歌颂为主的乐曲有着本质的区别。
别的乐曲。
结尾都给你整个happyending。
因为,历史最终的结局,的确是我们胜利了,的确是星星之火,燎起整个原野。
整个光明,郑重,强烈的终止式。
仿佛在结束音乐的下一秒,就到了大家热情展望未来,开始讲话的环节。
可这首曲子不是。
它站在历史的岔路口上,以极其现实的写法。
在光明中,又反而给出了具有悲剧色彩的强烈黑暗暗示。
因为,在1921年之后,才是真正艰难而沉重的历史,那是一条充满鲜血的道路。
这就仿佛如同前辈们光辉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交相呼应一般。
结尾,更是具有一种深沉的低吟,回归开头,有一种“也不知道世界到底有没有改变,华夏到底有没有救”的苍凉感,仿佛这只是历史上惊鸿的一瞥。
显然,这很红歌。
但又并不红歌。
没有歌颂。
却折射出了另一层伟大。
另一种被所有人忽略的伟大。
那便是.
当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前路到底如何,在巨大的黑暗笼罩之下,光明丝毫照射不进来。
唯一的火光,是伟大的理想,闪亮而虚幻。
可是,明知不可为,看不到胜利曙光之下,却依然有前辈一腔热血的为理想而献身。
今晚。
几乎所有的乐手都有些失眠。
横竖睡不着,脑海之中闪过了太多的理解。
看看现代。
当出来一位充满光明的理想主义者,坚信可以让社会变的更好,坚信他所信仰的光明道路,找回前辈们崇高的理想,学习着前辈,为了伟大的事业奉献。
迎接他的是什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