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练不练琴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教学生练琴去了。(3/4)
也不忘稍微阴阳怪气一下。
“这样的实力退步我也想有。”
“的确不练琴了,毕竟当硕导了,自己练琴少,教学生练琴多。滑稽.jpg”
“嗯?谁说什么青年形象,行业发展来的?”
这样的视频,配合这样的言论。
还真的如同大巴掌一样,扇在不少理中客的脸上。
当然。
仍然会有梗着脖子不认,强行说李景霖展示的这个长音太简单,看不出什么,我上我也行的人。
但殊不知。
这样假懂哥的言论。
看在一些真懂哥网友们的眼中
纯纯的地狱笑话了属于是。
甚至真的懒得理。
顶多就是有些人实在太跳的情况下,拿出点真东西去打打脸,让人体验一次什么叫丢人现眼。
于是乎。
原本即将要淡化下去的话题。
顿时再次扬起。
只不过。
这次加上了不少其他的后缀。
#李景霖不练琴了-——但教学生练琴去了。#
#代表青年形象的李景霖展示了一波青年天花板——22岁,比研究生还年轻的硕导你见过没。#
#霖哥在退步和退化里选择了退邪。#
只不过。
这样沸沸扬扬的话题。
并没有影响到李景霖。
知道,肯定是知道的,这几天看看网络,很容易就能找到。
但肯定是不当一回事的。
到了李景霖的这个程度。
练琴。
反而和普通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太一样了。
小提琴家练琴。
需要打磨的项目。
一共就三个。
高阶技巧,情感叙事,以及在高阶技巧,情感叙事的基础上,打磨的音色。
而李景霖呢?
虽然也是要练这三项。
可不同的是.
提升的空间,已经被压缩的极其微小,仅靠苦练打磨,是无法突破的。
只需要持续打磨音色,以及找找情感叙事上的进步方向,以及熟悉高阶技巧罢了。
这种情况下。
苦练,无法突破,熟练一下,便可维持水准。
真正需要做的。
其实反而就是玩。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并不只适用于东方作品。
李景霖现如今,技巧天花板,情感叙事堪比顶级大师,音色的打磨更是冠绝全球。
UR,SSR,UR。
而这三项。
无论哪一点能够达到SSR,都足以称作一方大师。
那么。
再想突破。
成为理论上真正完整的天花板。
机会最大的,便是在“情感叙事”这方面,完全超越顶级大师。
可是。
情感叙事,吃的不是天赋,不是智商。
是靠生活的阅历,经历,以及悟性罢了。
李景霖不缺悟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