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 第212章 霖哥助我!

第212章 霖哥助我!(1/3)

目录

“虽然说,李景霖可以算的上是一个个例,不过,就算是个例,但也绝对能够反应市场变化。”

当然。

胡明海毕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在李景霖带着自己赚钱的同时。

光顾着吹“大哥牛B”是不行的。

分析其逻辑,尽可能的将能够赚钱的底层逻辑捞出来,主动去适应市场发展。

“时代的发展,包括经济,科技,这些发展,导致了文娱消费的升级。”

“但文化产业的投资者没有傻子,自然知道这里有很大的蛋糕,不只是娱乐公司,相当多的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在文化产业上进行布局。”

“在这样的情况下,影视作品肯定是会产能过剩,市场消化压力自然会相对变大。”

结合着自己这些年来的经验。

以及对娱乐产业的理解。

胡明海开始总结归纳起来。

“所以,若想从中脱颖而出,所有的投资者都在绞尽脑汁,也因此产生了两条平行赛道。”

“一方面是以流量,噱头,话题度为主,吸引广告商,着重明星个人炒作,然后变现。”

“另一方面,自然便是以内容,细节,优化,口碑为主,靠内容让热度自然发酵”

胡明海若有所思的分析着。

其实。

这简单来解释的话,大概就是.

娱乐圈的内容,是一池子屎。

一种是在屎外镀金,忽悠别人来捞,当发现有问题后,捞都已经捞了,只好骂骂咧咧的再走。

另一种便是实打实的金子,扔在屎池子里等人捞。

“可是,噱头固然挺能赚钱的,但还有一个市场现实不容忽略。”

“正是由于产能过剩,量太大了,所以观众的欣赏水平是上涨的,也会越来越挑剔,所以,相比以往精品容易扑街的现象来说.现如今,精品化的创作的确是越来越值钱的。”

“现在是一个水准,再过个四五年,很可能就又是一个水准。”

或许,李景霖在投资时,单纯是觉得。

【只要我觉得你这不错,是个好东西,那我就投,赚不赚的无所谓。】

但这“好”是怎么评判的。

就是胡明海想要弄清的东西。

“尤其是在打击了流量的情况下的确开始需要精品化了。”

胡明海抬起头。

微微蹙眉。

虽然目前和艺华握手言和,并且有一些合作了。

但两家公司同样处于绝对的竞争位置。

能不能抓住下一个风口,将是这两家公司新一轮的“决胜局”。

都抓住了,那就可以进入下一轮的竞赛。

但哪家抓不住。

哪家就会一瞬间处于弱势状态。

艺华想要进一步插手综艺项目,星辉又何尝不想更进一步,深入到影视领域?

“我得趁着王忠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赶紧布局。”

胡明海点点头。

公司里是有几位老戏骨的,只不过由于热度问题,平时一般接戏较少,大多数是以话剧见长。

有几位比较年轻的科班实力派演员.

也一般是作为一些配角,参演一些电视剧或者电影。

也就是传说中的【演技挽尊担当】。

这类演员,实际上算得上是公司的顶梁柱,毕竟,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个娱乐公司的签约艺人也不可能全都搞流量鲜肉。

但相对之下,待遇肯定是比小鲜肉差上许多。

此时,做了决断的胡明海。

打算对这一类的签约艺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资源倾斜。

说做就做。

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整合出一个优质项目资源。

做内容。

听上去有点虚,乍看上去,也不知道这个“做内容”到底是具体体现在哪个地方。

但胡明海分析的很透彻。

首先,最重要的,是剧本。

紧随其后,便一定要让导演,演员,以及制作相关的配置,从实力方面全部拉满。

当剧本,制作团队,优质演员搞定后。

便是细节。

场地细节,道具细节,服饰细节,若是涉及到一些年代背景,文化内容,更是需要细致钻研。

这才能支撑起一部“内容”见长的电视剧。

以往宣发是第一位的。

现如今看来,反而要放在末尾。

只不过。

资金,是有限的。

以往的资金,绝大多数是分给了演员所代表的其他资商。

那有没有一种剧。

可以不考虑太多宣发问题,也可以在不得罪其他资方的情况下,避开“小鲜肉”,稳妥的做内容呢?

答案一下子就变的很简单了。

当然是让这个项目。

产生一些其他方面的意义。

胡明海觉得。

既然我这一次,想要不采用流量模式,而是尝试一次彻彻底底的“内容”模式,与以往的侧重点完全不一样.

那么,真正的保险。

最好还是来自于上面。

做一些比较主流的东西。

当下。

胡明海便将电话打给了李景霖。

约出来吃饭。

酒过三巡。

胡明海也开始谈起了自己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