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百姓伏阙(4/4)
冲到承天门外的百姓有年轻的小伙,同样也有中年人跟拄着朝廷钦赐鸠杖的苍苍老者。
国朝太祖有制,凡年逾七旬者不分男女赐爵一等,鸠杖一杆,见官不跪,逾八旬者,每月给米、肉五斤,酒三斤,有孝名者,逾六旬即赐爵,鸠杖,米肉酒,见官不跪,是谓寿官,不过关于诏赐寿官整体记载比较混乱,最后一次诏赐寿官是万历三十四年,距离文中最近的一次诏赐寿官则是嘉靖二十年,而老道士其实是明代诏赐寿官次数最多的皇帝,且集中在嘉靖前二十年,共赐八次。
多数人都是直接跪在了宁玦的身后。
“君父何在,君父可知宁秉宪上奏之事?”
一老者拄着鸠杖朝着承天门下的朱希忠开口质问道。
不少人已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那就是嘉靖压根就还不知道朝中发生的这些事情。
有奸佞阻塞了言路!
朱希忠手足无措的看着老者,心中不免万马奔腾。
我就一看大门的,我上哪知道去啊!
听着身后人头涌动的声音,宁玦终于缓缓的睁开了眼睛,擦了擦嘴角的口水后,宁玦一脸茫然的扭过头去。
当看到身后的百姓时。
宁玦脸上的茫然便转换成了懵逼。
这怎么回事?
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嘉靖还没杀我?
真就是一点都不在乎名声了,豁出去了要改正了?
老道士终于有自知之明了?要励精图治了?
只不过宁玦冥冥之中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这事情的主动权,好像已经不在自己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