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上仙人我不识,地上神奇才骇人(2/4)
秋雨也来凑热闹,浇灌的他们营房湿哒哒,站脚的地方都不宽裕,有的被褥像被尿湿了一般一片一片,不过这样也好,起码不用去送死,委屈就委屈点吧,总好过丢了吃饭的脑袋。他们甚至也在心里期盼这雨下的越久越好,最好淹死那些胡子兵!
张中丞他们是没想过能像关老爷那样水淹七军的,那震古烁今的辉煌战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别说是他们,就是当今世上所有的名臣猛将加起来,也不足以办得到。当然那份机遇,也是千载难逢。时也运也,才成事也!
此时的议事大殿,各位将军参谋都在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只盼着能多出主意,好为危累之下的睢阳城减些负担。
“雷将军,你看这雨势估计还要维持多久?”坐在主位的清瘦儒雅将军,看向右手边一位相貌出尘的将军问道。
“回大人,依天象大势推理计算,此次秋雨当于明日后晌方才能歇。”
回话的这位将军名叫雷万春,面相青俊,儒雅不凡,英武威严,容貌甚伟,不同于一般的战场将军,没有锋芒毕露的杀气,隐隐透着一股神仙气息。不认识的还以为是个三四十岁的俊秀才,但是在座的都知道,这位将军是他们这群人里最年长的,今年已经五十七岁,比起主位上的张中丞足足大了七岁。至于面相体魄异于常人的缘由,是因为这位雷将军其实是个修道之人。
据雷将军自述,他们家还算有些传承,因为家世颇丰,他得以自小就读书习武,后有一江湖宗派的内门修士,按照惯例来他家行走,在家族宗老的安排下,便给众多孙辈摸骨问前程运势,见到他后,那修士言说此子颇有仙根,问其是否愿修道法,与天地生灵结个法缘。族内之人闻言也是极为重视,在征得其父母同意后,便请那位修士将这位孙辈带往仙门,学习钻研仙法,以求能庇护本家。
雷将军去了宗门后,跟随师父教导,同门下众师兄弟一起学习天文地理,占卜数术,呼吸吐纳,道法神功。因为资质一般,虽不能继承门派根基,但也不算辱没门庭,到四十多岁时他受师命,让其出山去寻一位名叫“张巡”的儒生,尽量保他性命,拯救黎明苍生,以后他之运势也会因此人天翻地覆,其中具体因缘,不可说尽,天机不宜多露。
因为少时就练习道家真法,所以雷万春也是体魄强健,内劲雄浑,面相比起常人来更显年轻。虽然他于兵法韬略,排兵布阵不太在行,但是推演天机,判断风雨很是神准,甚至还能借风起势,借雨行功,有几分张良诸葛亮的味道,这种手段,在常人看来,已于神仙无异。
而让守城军士对这位雷将军更加敬畏的是他在城头中箭而不伤的“神迹”,也是因为那次不可思议的举动,让城中的士兵将他奉为天人,私底下纷纷敬称他为“雷仙师”!
话说那也是在守雍丘县城的时候,当时令狐潮所率四万多叛军,刚刚被张巡用计骗走了十数万只箭,又让连环计破了大营,被南霁云率领的五百骑兵杀得丢盔弃甲,五百人趁着夜色在数万人的大营里杀了几个通透,令狐潮丢下上万将士逃到了叛军大将李庭望处。新愁旧恨眉生绿,令狐潮厚着脸皮又借了五千胡兵,便整理旧部几万人浩浩荡荡杀奔雍丘,势要雪耻,斩下张巡狗头。
等到大军集结雍丘城下,令狐潮也不再战前废话劝降,直接下令那五千胡兵列成阵型,五千硬弩集射城头。霎时间箭如雨下,声势浩大。要说胡兵之战力,果然比起他手下那些混吃等死的草包强出数倍。这些蛮胡子阵型齐整,指挥有度,三人一组,十组一火,一百五十人结成一小队,第一队射毕第二队跟上,第三队再上弦准备,交替轮换,一个呼吸就能用弩射出几百箭矢。
雍丘城头的守将此时正是雷万春,面对如此汹涌的箭潮,雷将军也是镇定自若,他大声指挥着士兵全力防御。胡兵不同唐兵,身处边防,经常跟边境上那些外邦较量,一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勇猛异常,射术更是精良,再借助强弩之力,射程都能达到百步左右,雍丘城头没料到敌人有此一变,应对不急,城头守军承受着莫大的威压。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身先士卒的雷将军此刻就是那个最大的靶子。城头的普通守军,面对箭雨,都谨遵守城将军的指令,以保留性命为第一要务,此刻都举着巨盾收缩在城垛下面,伺机射出几箭,作为回应。可是雷将军则要来回走动巡视,随机发号施令,被箭矢射中只怕是早晚分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