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历代天子庙(3/4)
从三皇五帝至如今大秦,华夏一族传承何止三千年,皆是齐声道:“臣等赞同设立历代天子庙。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好,此事便交给百冲,在天下广发布告,召集匠人和民夫。现在徭役已经跟正常做工差距不大了,不仅有工钱,朝廷每天也会供给一餐饭食,想必将会从者如云。”
“此外,同时告知天下黔首,凡有意为历代天子庙的修建捐钱捐物的,至将作少府处记录在册。待天子庙建成,朕将在庙门处为他们立一块碑,记录他们的籍贯和名字,同天子庙永世长存!”
古代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很多人为了青史留名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更遑论只捐一点钱物。我这招一是为了给朝廷减轻一些负担,到时候捐的最多的肯定是官吏和富商,相当于变相征了税;二则,让尽量多的人参与进去,这样笼络人心的效果会好很多。
至于有钱人愿不愿意捐,就看他们的自觉性和百冲的执行能力了……
思考了一会,我看向叔孙通。
“叔孙通,司马砺在百家学宫怎么样了?”
去年考察的三个人,尉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孑吴都已经做了长沙郡郡守,唯独这个司马砺还在百家学宫。我觉得此人有点邪乎,一直放在百家学宫中没有用他。
“回陛下,司马砺自成为待诏博士后,一直在百家学宫统领纵横、墨、法三家典籍的修书,表现颇为优异。”
“哦?他没有什么怨言?”
像他这样的人,不应该感觉修书浪费他的才华吗?
“回陛下,没有。他在修书一事上颇为用心,如今各类典籍已经誊录的差不多了,全部由竹简记载誊录为了纸张记载,同时还对缺失的部分作了修补,其中以司马砺进度最优。”
“典籍已经誊录的差不多了?这么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