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大明实验田,农学院的初代人马(2/4)
朱标借着要配合萧寒,选zé • mín夫下圣旨的由头,成功从马皇后不断要求的各种大婚前期准备中抽身而出。
“风雪,这些就是那些从春闱中落榜,然后回不去的平民子弟。”
朱标带着萧寒到了一处赈灾棚。
这一处赈灾棚里的人,和其他等着领粥的流民完全不同。
虽然同样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甚至赈灾棚中还有这一些异味。
但是这些人没有一个眼中是奔波辗转的疲惫和麻木,他们眼中都带着坚定和执着。
甚至对于吃粥也不像其他流民一般大口贪婪,而是心不在焉,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手里的两本书上。
一本大明农学要术,一本大明字典。
萧寒所编撰的大明农学要术,用的可不是后世的简体字,上面的大明官方文字很多都非常繁琐,这些半路出家读书的百姓,上面的字能记住一半的都已经属于天赋不错了。
更多的,都是一边翻书,一边翻字典。
能够从家里翻山越岭来到应天府参加春闱的,心智自然都要强于寻常人。
他们不认为这一次春闱落第是自己真的不行,而是准备的太匆忙,对于大明农学要术还没有吃透。
他们要留在这里,要等,等下一次科举。
他们相信,未来一定可以和那些第一次就成功的天才一样,成功通过大明的科举,晋升为朝廷命官,光宗耀祖。
大不了,等大明朝廷开垦荒地下发下来,跟着流民一起种地,一边种地,一边研读大明农学要术。
一次考不上,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反正,在家里也是种地,在这里也是种。
勤能补拙之下,早晚可以成功,就算最后没能有幸登临天子之堂,起码,也算是为了这一切而努力过。
倒在路上,也总好过,因惧山高路远,而畏缩不前。
“咳咳!”
“陛下有旨!”
看着这些还在认真研读大明农学要术的褴褛百姓,李恒清了清嗓子,一声吆喝。
而直到此时,大多数人才看到了朱标、萧寒的到来。
“那,那是太子殿下!”
“天,天哪,太子殿下居然来了我们这里!”
“真的假的,你没看错。”
“绝对是真的,当天春闱之前,太子殿下亲自发表讲话,我远远见过。”
“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草,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
反应了一阵,这些人才反应过来,一个个手忙脚乱放下手里的书和粥跪拜在了朱标面前。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兹有参与科举春闱的平民子弟,无力返乡滞留应天府,朕观之,心生不忍。”
“恰逢英国公萧寒,开辟实验田,为大明农学,开辟前路。”
“特许滞留应天之平民士子,可以参选为耕种实验田之农夫,凡参与实验田耕种者,待遇等同地方衙役!”
“钦此!”
李恒尖细的声音响起,在一众平民子弟耳边回荡。
“真,真的假的?”
“我们落榜了,还有机会做官?”
“这,这真是太好了!”
有人震惊开口。
“太子殿下,草民斗胆欲一问。”
震惊的声音之后,有反应过来的人开口道。
“问,孤恕你无罪。”
朱标开口说道。
“如果我们成为了英国公麾下,种田之役,是否,还有机会参与大明科举!”
那人抬起头,看向朱标。
他们留在这里,自然不会甘心只得一个与衙役相当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