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2/4)
将校徽图片和尸检照片交给祈铭,林冬转身冲蹲在法医助理高仁电脑上的祈美丽打招呼:“怎么站这了,美丽?”
祈美丽歪了下头,发出“嘎~”的声音,算是和林冬打招呼。它是祈铭养的紫兰金刚鹦鹉,从某走私鸟蛋案件中孵化出的“证鸟”。历经长达九个月的蜕变,现如今的祈美丽再不是罗家楠嘴里那只“除了睡就是吃的丑八怪”,而是羽色华贵、机灵可人的市局团宠了。
林冬感觉自己可能是挺有动物缘的人,家里的猫猫和狗子就不说了,都养成家人了。就说祈美丽,谁教它说话它都学不会,就林冬教行。现在祈美丽会喊“南瓜”“祈铭”“高仁”“大米”和“二吉”,哦,对,还有“局长”。
“马屁精。”罗家楠曾如此评价,归根结底是他教不会祈美丽喊自己“爸爸”的酸葡萄心理。
即便林冬一句话说明没有,祈铭也知道他要拜托自己什么事——对比校徽和尸体上的压痕,从细微之处判断形成压痕的校徽是哪一枚。无关默契,而是多年的职业生涯练就出的敏锐,物证一到手,就知道该干嘛。
校徽大小外形近似,但每一枚校徽表面的凹凸结构分部不同,施加的压力会集中在凸起的部分上,所形成的淤痕自然要比凹陷处深,可以据此来判断。林冬倒是也能看,拿着放大镜一点点比对便是,但祈铭天天看伤,对于伤痕形态的敏感度更高。对于林冬来说,效率是第一位,为此求人办事他丝毫不觉得有什么拉不下脸来。
“这是明光学院的校徽形成的压痕。”
三分钟不到,祈铭给出了答案。他甚至不用放大镜,近视一千度丝毫不耽误他从压痕的深浅来判断原始图案。划重点,图案压上去是反着的,祈铭的方法是,找准受力点,拿尺子一量颜色最深的几个点之间的尺寸便可确认。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不是日日辨别各种伤痕的人,根本看不出那一团压痕上到底哪里颜色最深,毕竟颜色深浅差别十分细微。
“你最棒了,能师从你得是祖坟冒青烟。”林冬丝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自当是替周禾做做人情了,这孩子恐怕得被祈铭追着骂一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