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司马相如(1/2)
从以十万骑兵为主力的决战大军正式出发那一刻开始,刘彻就将整个帝国都压上了赌桌。
赢了,百姓欢腾,大汉皇朝越加繁荣昌盛,输了,光是愤怒的民怨就可能导致又一场秦末乱世!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刘彻在未央宫中自言自语。
他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并不在乎千秋万古对自己的评价。
甚至,他还把司马相如招回未央宫,让司马相如写一篇歌颂大汉即将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胜利的华美辞赋。
“这次不许再在篇末加你的牢骚诽谤!”
“喏。”
司马相如领命,退出未央宫,正要离开,遇上了结束本日课程的李令月。
“敬武长公主殿下——”
司马相如向李令月行礼,不仅仅因为身份尊卑,更因为四公主的敬武纸让他的文章得到了更多的喜欢。
原来,司马相如此人虽然道德有瑕疵,热衷追名逐利、攻击同僚,主政西南时因为收受贿赂被举报,还曾经想迎娶在茂陵认识的年轻女子被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卓文君送上《白头吟》要求断绝夫妻,但他的文学才华确实有目共睹,写作的《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美人赋》、《长门赋》……无不是脍炙人口的锦绣篇章。
元狩年初,官府在地方销售敬武纸和用敬武纸誊抄制成的经典纸书后不久,单是长安城内就有数十位贵妇通过窦太主、平阳公主等渠道请求官府将司马相如的辞赋也誊抄制成纸书售卖,她们愿意高价购买。
刘彻许了。
结果,相较于五经纸书,誊抄司马相如的辞赋文章的纸书明显单薄许多,价格还更昂贵,销售情况却远胜五经,连封皮贴着丝绸、纸张洒有金银粉末的超豪华版本都供不应求。
仕途不顺的司马相如看到自己的辞赋文章如此受欢迎,心中的感激可想而知。
李令月笑着请司马相如起身:“父皇请先生入宫,可是要让先生书写辞赋?”
“确有此事。”
司马相如哈着腰讨好公主。
李令月看着司马相如爬满皱纹的面容,心念一动,问道:“先生可愿长住未央宫,为太子和姣儿授课?”
“这……”
司马相如心动,但是他不敢贸然答应。
“若是先生愿意,姣儿现在就带先生去求父皇。”
“求之不得——”
司马相如躬身感谢李令月。
李令月随机带着司马相如回到未央宫,对刘彻道:“父皇,姣儿想请司马相如入宫为太子哥哥和姣儿授课。”
“哦?”
刘彻诧异。
他一直都喜欢司马相如的文章,喜欢到明知此人政治才能一塌糊涂依然授予他官职,让他跟在自己身边书写锦绣文章。
想不到女儿也——
“父皇可以答应姣儿这个请求吗?”
“怎么可能不答应。”
刘彻笑着捏了下女儿的小脸蛋,对司马相如道:“准备一下,明天就来未央宫偏殿给朕的太子、四公主授课。”
“喏。”
司马相如大喜。
李令月此时又生出新的想法,贴着刘彻一通咬耳朵。
刘彻连连点头:“好!好主意!姣儿不愧是朕最贴心的小月亮!”
随后,司马相如得皇帝特许于半月后在未央宫偏殿为诸王子女讲解辞赋、宗室成员均可前往旁听的消息传遍长安。
……
……
授课的日子很快就到来。
偏殿内聚满了爱慕司马相如的锦绣文章的王室宗亲,竹帘后也坐满了公主、翁主。
所有人都满面欢喜,看着上首正襟危坐的满头白发的当世辞赋第一人,以及坐在司马相如侧对面的以阉人李延年为首的宫廷乐师团,欣喜不已。
“终于可以见到司马相如先生了。”
“司马先生的《上林赋》,我每次阅读都有酣畅淋漓之感,简直飘然欲仙。”
“可惜先生不愿做我的门客,即便我承诺奉上千金。”
“司马先生最渴望得到的是陛下的嘉奖,不能送到陛下面前的文章,他可不愿意写。”
“……”
细碎的讨论中,李令月带着刘细君等人来到女眷中间门。
她首先向以窦太主为首的女性长辈行礼,抬头时目光落在窦太主身旁的陈阿娇身上。
“贵人,好久不见,姣儿——”
“司马相如先生已经到了。”
陈阿娇轻轻打断女儿的亲昵。
此处人多,万一被周围看出端倪,她可以不在乎,但是她不希望女儿卷进fēng • bō。
李令月明白陈阿娇的担忧,带着刘细君坐在窦太主身旁,毗邻隆虑公主。
“公主姑姑——”
“姣儿又长大了几分。”
隆虑公主最早看上的其实是四公主,只因为皇帝不愿意,才退而求其次为儿子陈昭平求娶五公主。
现在见四公主越发聪慧逼人,模样也越发标致,隆虑公主逐渐明白皇帝弟弟当年为何不愿意把四公主许给自家儿子:这样优秀的公主许配给自家的废物儿子,太过明珠暗投了。
“细君拜见隆虑长公主殿下。”
刘细君向隆虑公主行礼。
“起来。”
隆虑公主看着刘细君文雅清秀的面容,又是一阵心动,可惜刘细君是——
“妹妹——”
平阳公主突然出现,坐在隆虑公主身边。
身为平阳儿媳的卫长公主却没有坐在平阳身边,而是与两个妹妹在一起。
隆虑公主见状,低声问道:“姐姐,你的儿媳怎么——”
“她与她的妹妹们难得见面一次,自然格外亲密。”
“但是我听说曹襄自成婚后就搬了出去,平日很少去你那边,你们的见面次数也很少。”
“男人有了媳妇,必然偏心小家庭,何况他父亲早已过世,我也已经二嫁。”
平阳公主为儿子儿媳说好话。
隆虑公主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
卫长公主这边——
即便和两个妹妹坐在一起后,她依然心神不宁,魂不守舍。
两个妹妹以为她担心随舅舅卫青出征的丈夫曹襄的安危,取笑她成婚以后心里眼里全是自家男人,建议她以后把夫君拴在家里,免得整天牵肠挂肚,却不知卫长公主此刻真正担忧的是霍去病。
——她也听说了长陵神君对霍去病的“精气少,命不长”评断,担心霍去病会在出征中遭遇不测。
偏偏此时,贵妇们也在小声讨论前线的消息,尤其是家中有正值婚嫁年龄的女儿的。
“霍将军可千万别出事,我女儿爱他爱得都要发狂了。”
“我家那个也一样,自从大军出发,她每天都焚香祷告,祈求霍将军能够平安归来。”
“可惜霍将军至今不知道她们的心意。”
“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娶她们为妻,至多给个妾室的名分。”
女人们摇头叹息。
大家心里清楚得很,霍去病至今未有正妻,显然是皇帝有意让他尚主,所以才——
“不会有事的!表哥他们一定不会有事!他们会胜利归来的!”
被贵妃们关于霍去病的讨论弄得心烦意乱的卫长公主突然大声道。
贵妇们以为她担忧随军出征的丈夫曹襄,无不露出怜悯、理解神情。
此时,授课正式开始。
司马相如首先向所有前来听课的宗亲贵族行礼,随后拿起表面贴了提花锦缎的《九歌》纸册,为大家诵读《国殇》篇章,身后有以李延年为首的宫廷乐队配乐演奏,还有新近得宠的方士少翁在丝绸屏风后用鬼神之术招来将士烈魂,演绎为国赴难、舍生忘死的奋勇场面。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让人们想起此刻正远赴塞外与匈奴搏杀的大汉将士。
担忧丈夫、儿子的女人们潸然泪下,男人们也都被《国殇》中蕴含的强烈感情触动,纷纷双手握拳,面露坚毅。
“陛下必胜!”
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喊道。
话音落,所有人都跟着高喊起来。
“陛下必胜!”
“大汉必胜!”
正在未央宫焦急等待前线军情的刘彻听到偏殿传来“陛下必胜”、“大汉必胜”的呼喊,大悦,眉头舒展,自言自语道:“朕这一次真的能彻底击败匈奴,为大汉获得更多的疆土吗?”
“奴婢以为,天运站在陛下这边。”
“是吗?”
刘彻没有把握。
他决定,如果这场战役大胜,他就登泰山封禅,亚献由注定将在漠北大战中立下最大功劳的卫青和霍去病担任!
……
……
司马相如的授课连续天,每场授课都会诵读至少一篇经典辞赋,从屈原的名篇《九歌》、《楚辞》,到自己最为脍炙人口的《上林赋》、《大人赋》。
瑰丽华美的文章搭配乐师李延年的精湛绝伦的音乐演奏、方士少翁的神乎其神的招魂表演,与会的王公贵妇们无不如痴如醉,只恨太阳落山太早、授课时间门太短。
很少有人知道,这场出乎所有人预想的华丽授课演出其实来自李令月的建议。
并且,整场活动名为授课,实为给前线战士的胜利祈福,第一个大喊“陛下必胜”的人也是李令月让霍光和金日磾提前安排的。
……
连续天的讲解辞赋让司马相如年迈的身体不堪重负,授课结束第二天就在家中病倒。
但即便是昏迷说梦话的时候,他也在不停地念叨那日,恨不能永远活在那日。
这一日,窦太主府邸的马车停在司马相如门前。
卓文君赶紧出门迎接:“民女卓文君拜见——”
“不必多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