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议定(1/2)
当初,也不过是受了第一个市场的启发,为了谈判的时候更方便,进行了这样的打包模式罢了。
当然,也确实有周围亲朋好友有不少过来开了口,所以福家才会一直维持这样的模式。
就像是现如今不管是毛家,还是徐家,但凡有个空闲的亲戚。
不是先借着福家的手,租下了摊位,就是跟着福家,至少也能赚点拉菜的工钱。
反正只要不偷懒,没其它想法,福家也不介意扶他们一把。
毕竟都是干活,让谁不是干呢
但福运来他们也私下谈过,现如今,一切基本都是由福家,或者是更亲近能干的刘家直接管理,所以才没有出问题。
如果持续维持这样的情况,并不适合他们接下来的事业发展。
而现如今,也正是机会。
这些摊位,福运来他们也准备以两种方式处理
第一,自然是优先给现在在帮福家看摊位的这些人,甚至就是他们现在的进货渠道,也不准备有所保留。
自然,也会把现如今遇上的困难直接告知他们。
就福家人自己商量的,如果他们真的有意的话,互相合作才是最好的。
只是,没有福家牵头,他们还能不能有这个心就不一定了。
第二,则是可以把摊位重新归还管理处,或者是直接处理给其它人。
这就要看各市场的实际管理方式了。
有的市场是不允许私下处理,有的市场则不允许中途退出。
反正现在也只是有个初步的计划,具体的实行还得等待接下来的情况。
而接下来的情况,就是福运来提出来转行了。
福运来自然觉得商超最好可眼下这种情况,却并不适合。
首先是货源。
其次是门店
还有运营模式等等,他们家一个都不会的。
而在弘朋义的信中,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其实还真不少。
要知道,像沃尔玛这样的国际化大超市,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成立了。
也就是前几十来年的特殊情况,不然不知道被他们国家的学者,翻来覆去的研究了多少次。
即使如此,在北市的首家超市出现后,这些国外的商超,也立刻被消息灵通的人收集资料,研究起来。
但福家人仔细商量后都觉得,步子不能跨的太大。
他们可以从已经在国内开始出现的杂货店开始。
毕竟这东西也不是什么新事物了,在实行统一供应之前,杂货店这样的存在可是常见不过的东西。
而现如今,摆在福家眼前的问题,则是选址,货源等等。
不过有了明确的目标,福家人没有一个退缩的,都在各自规划着自己的时间,准备大展身手。
但福运来,却直接被排斥在外
福运来满脸无奈的看着提出这个提议的刘秀梅,又看了看同样觉得赞同的其它人。
她真的是
“对了,你的那些东西是想要自己跟傅家人谈还是我来办”福满河叫住已经起身的福运来。
福运来停下脚步想了想,才道“你去吧”
“但有一点你一定要告诉他们,东西不多,以后也不会增加太多的啊”
如果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福运来自然是不准备利用太多系统的自动加工功能了。
毕竟她只有一个人,不只有工作,还是做刺绣这样精细的活。
自然是产能有限的
“这我知道”福满河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