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北溟旧事(2/3)
向来尔虞我诈的后宫突然沉寂下来,她们暂且放下从前的恩怨,空前一致地联手,一场新的阴谋正悄无声息地展开。
时光荏苒,一晃眼三年过去了。
容绥在玄武帝的悉心栽培下越发出类拔萃,不仅聪明睿智还有着跟年纪不符的沉稳与内敛,再加上超然出众的姿容,让他在众多皇子中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也让更多人将他视为眼中之钉。
朝中一些见风使舵的臣子刻意在玄武帝面前夸赞容绥有帝王之才,一方面是为了讨好玄武帝,另一方面是为了试探玄武帝的口风,以此保证自己党争的站队。
也正因这样,宫中流言四起,传言玄武帝有意册立容绥为太子,诸皇子的母家眼见朝中风向一日千里,立即将消息添油加醋地散布至北境,并找人煽动百姓舆论,致使民间质疑声漫天。
言官迫于民怨,不得不向玄武帝谏言:容绥虽贵为皇子,身上却也流淌着“叛贼”墨族的血,当年北境一役,皆因墨族叛变导致北溟军民死伤无数,这样的血统是绝对不会受到百姓拥戴的,七皇子并非继承北溟大统的最佳人选,还望玄武帝能将七皇子交由其他嫔妃抚养,以平息流言蜚语和北境边民的怒火。
而这三年以来,任凭玄武帝待容绥如何好,容绥对他始终敬而远之,如同三年前一般,恭谨却淡漠,顺从却疏离。容绥可以在背地里亲切地称呼柳氏为“柳姨”,但却连声“父皇”也不肯叫玄武帝,这让玄武帝早已心生不满。
再者,玄武帝的其他儿女虽不及容绥优秀,却是日日风雨无阻地到他跟前请安,对他嘘寒问暖,想着方地讨好,既殷勤又孝顺。哪怕玄武帝知道他们是别有用心,可仍让他感受到了父慈子孝的天伦之乐,他内心也是极为高兴的。
反观容绥,不论如何待他,他都无动于衷,哪怕只是片刻的虚情假意,他都不曾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