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番外(3/4)
女官还在犹豫,仲九已经走到殿前,吩咐其他人都退下,只留了心莲心檀等后传唤。
皇上一生所求就只有皇后娘娘一人,哪还会有其他妃嫔。
而只要关于娘娘的事,事无巨细,皇上都一清二楚,自然也无需这彤史来记。
*
明宣一年,天子以雷霆手段上清朝堂,下济民生,让历经战乱的大邺江山在休整后日益壮大,重新成为周边藩国附庸的盛朝。
而那些被压榨的官员在终于能松懈口气之后,开始接连上书催请天子做子嗣考虑。
金銮殿上,奏完朝事,徐太傅拱手上前一步道:“臣有事启奏。”
谢鹜行颔首:“太傅请言。”
徐太傅不苟言笑,“自皇上立后已有一年,当初皇上下旨废除六宫,此乃皇上与皇后娘娘鹣鲽情深,也是天下万民之表率,臣等不敢有异议,可子嗣之事却迟迟未有动静,臣不得不堪忧啊。”
徐太傅言辞恳切,可谓忧心种种。
朝堂上的事他们
辩不过皇帝,可子嗣事关江山社稷,礼仪忠孝,于情于理他们都总算能挺直腰杆。
谢鹜行烦折拢眉,“朕正值盛年,太傅如此操心子嗣,是怕朕早衰这位置坐不久?”
徐太傅脸色一僵,“臣怎敢。”
“朕的家务事就不用尔等挂心了。”谢鹜行将目光睇向仲九。
仲九会意唱道:“退朝。”
徐太傅却打断仲九又说:“虽说此乃皇上家事,可皇上身为天子,家事亦是国之大事,子嗣血脉更是国之根本。”
谢鹜行目光冷了下来,目光扫过众人,不紧不慢的颔首,“说得真有理,那朕身为天子,自当也该关心下臣,众卿家凡与太傅一致想法的,今儿回去都与家中夫人商议一下,多生个子嗣,壮大枝叶,以做表率。”
此话一出,那些还想上前谏言的官员全都收回了步子,主张劝生的官员大多是朝中老臣。
徐太傅脸上更是青一阵白一阵,可不是吗,他都快七十高寿了,还怎么生。
谢鹜行冷哼,“退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