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 第三百八十八章 预热

第三百八十八章 预热(2/4)

目录

“呵呵,好一个青年才俊!”汪与立爽朗地笑道。

三人互相寒暄一番,便一同往前走去。

“拜见诸公。”

致仕的gāo • guān和学术界的大儒们纷纷侧过身避开,一个个面色凝重地还了礼。

高逊志环顾四周,朗声说道:“今日乃是道统之争,吾等虽学识浅薄,但却欲奉献绵薄之力,若对吾等三人代表理学界出战有意见者,现在还可及时提出。”

听着高逊志慷慨的陈述,众位大儒沉默不语。

片刻后,才有一位前翰林院编修轻咳一声,道:“高太常,兹事体大,非同寻常啊。”

这是还在提醒高逊志,怕曹端关键时刻掉链子。

高逊志似乎没听懂,他抬起了头:“义之所在,不得不往。”

这位前翰林院编修皱起眉头,似乎想劝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说话,因为在场不乏聪慧之人,很快就看透了其中的含义。

在场都是饱读诗书的人,对高逊志的话,自然心知肚明,不禁面面相觑。

今日第一场就是“义利之辩”。

何为义?

义是孟子思想的中心,强调理想,强调在不同的境遇下能做到以义为本,确立舍生取义的人生目标。

而道统,无疑就是这些理学家不得不维护的“义”。

义之所在,曹端赌上一切来维护,不仅是“不得不往”,更是“非往不可”。

而从事功源头的王安石,到二程,再到继承二程学问各一部分的朱熹和陆九渊,都重视义利之辨,宋儒受到孟子义利观的影响,希望将义利问题作为道德修养的标准,从而能够恢复三代之治,重建合理的庙堂秩序。

放在今天的变法之争的背景上,更显得矛盾尤为尖锐。

此次辩论,争辩的不仅仅是学术,更是庙堂未来走向在道统上的正确与否。

——————

这个时间段,距离开始还有不到半个时辰,大约在辰时一刻左右,一侧的楼上突然出现了一道赤金色的身影,正是永乐帝朱棣。

随行的还有一些宦官,他们捧着许多器具,便是痰盂、香炉等物,一般用不到,但是按礼仪规定必须带着。

朱棣穿着赤金色龙袍,头戴冕冠,脸庞刚毅,端坐于椅上。

他一出现,便引得全场哗然。

皇帝竟然亲临现场!

大量百姓涌了过来,跪伏在地,高呼万岁。

朱棣虽然登基的时间不算太长,却已经有了几分天子之威。

“平身吧。”

朱棣挥了挥手,让众人起来。

他扫了周围环境一眼,又看了被选出来的三个人一眼。

“朕听闻,今日在此,头一个辩的是‘义利’二字?”

他说话时语气平静淡漠,但是却令人生畏。

“父皇圣明,正是如此。”

朱高炽连忙说道。

“义利之论,所出甚早,《易·文言》有云:利者,义之和也。”

“可有什么说法?”

“自是有的。”

朱高炽解释道:“义与利,虽判名为二,却又可融而为一,乃‘二而一、一而二’之关系,而融合之要隘,又在于‘和’。利,乃各种事物的中和、协调,彼此不相矛盾、而无龃龉,反《周易》而用之亦可《墨子·经上》日:义,利也。”

朱棣微微颔首:“诸子百家倒是讲求个求真务实的,利,就是润滑之剂,义,就是做事之名。朕奉天靖难,‘清君侧、靖国难’是名,与尔等富贵是利,如此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