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2/3)
小太监低着脑袋,身子抖如筛子。
漫天雨幕飘扬,宫中亦是大雨。
皇后一手托着额头,任由宫人握着美人拳,为自己轻敲肩膀。
漆木案几上的汝窑粉青釉香炉点着暖香,长条案上供着炉瓶三事。
闻得沈砚火葬宋令枝,皇后大吃一惊,乍然从榻上坐起。
“……烧了?”皇后满眼惊恐,似是以为自己听错,“确定烧的真是那姓宋的?”
侍女连连点头:“千真万确,三殿下还让人开棺查验,万万作不了假。”
皇后愕然失声:“他是……疯了吗?”
本朝少有人火葬,除非是身患重病,或染有时疫者,才会兴火葬。
皇后双眉紧拢,低声嘟囔:“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千里迢迢从闽州赶回来,本宫还道居然生了一个痴情种,不曾想他如今又闹这一出。”
侍女扶着皇后下榻,挽唇轻笑:“三殿下这般张扬,不正遂了娘娘的心意?怕是过了今日,京中无人不知三殿下无诏回京了。”
皇后弯眼笑笑:“这话很是,只是本宫这心总慌得厉害,总觉得要出事似的。”
侍女温声宽慰:“娘娘莫多心,赶明儿L喊太医来瞧瞧便是了,许是这两日睡得不好,到底还是要宽心些。”
皇后轻声:“本宫何尝不知,只是这两日一闭上眼,本宫就想起还没入宫那会。那时,董……”
话犹未了,忽听殿门口传来小太监的声音,皇后忙收住声,和侍女对视一眼,往外走出。
乌木长廊飘落着点点雨丝,沈砚一身竹青色长袍,长身玉立。
“砚儿L,你回来了。”
皇后捏着丝帕拭泪,目光在沈砚脸上打量,“怎么这么大了,还是这般胡闹?你若是想回京,给母后写信便是了。”
皇后温声细语,“有母后在,你还怕回不了京不成?如今无诏回京,你还去了陵园……”
皇后无奈,长吁短叹,“今日去陵园送葬的,亦有朝中臣子的人,若是让他们知晓了,在圣上那参奏。洪涝一事,岂不是功亏一篑?”
皇后欲言又止,转眸凝视沈砚。
沈砚面色从容
:“依母后看(),儿L臣该如何?
皇后摇摇头:朝政之事?[((),母后哪里懂得?不过是想着你若是为这事受罚,未免太委屈。如今闽州一事已善,何不交给你皇兄处置。”
皇后挽起唇角,言笑晏晏。
“若是朝臣上奏,母后只推说是自己身子欠安便是了。你向来是个有孝心的,为母后回京,想来那些臣子也不敢说什么。倘或你父皇那还有闲言碎语,母后也一并帮你挡着,砚儿L意下如何?”
沈砚弯唇:“母后果真事事心系儿L臣,儿L臣感激不尽。”
皇后莞尔一笑:“再怎样,你也是母后十月怀胎生下的,母后哪会害你?今儿L你先回府,你父皇那……”
沈砚忽而拱手,往后退开两三步。
“有劳母后费心了,只是儿L臣并非无诏回京。”
皇后惊诧,难以置信道:“……什么?”
沈砚勾唇轻笑:“闽州堤坝塌毁,佟知县等人定是脱不了干系。儿L臣一一审问之后,竟发现董大人……”
皇后一颗心提到嗓子眼:“董、他……怎么了?”
沈砚笑笑颔首:“是儿L臣糊涂了,后宫不得干政,儿L臣竟还同母后说前朝之事,实属不该,还望母后莫要放在心上。”
皇后捏紧手中丝帕,长长指甲掐入掌心:“不过是闲谈罢了,哪里算得上干政。”
秋霖脉脉,雨打芭蕉。
手中的清润白茶轻搁在案几上,沈砚脸上淡然:“时辰不早了,儿L臣还有事同父皇回禀,先走一步了。”
皇后着急,提裙追出宫去,却只见一抹颀长身影步入雨幕。
沈砚半点也不作停留,头也不回。
“砚儿L。”皇后失声。
她眼中惶恐不安,攥着侍女的手慌不择路,双手止不住颤抖。
“你说,他刚刚那话是何意?砚儿L他,他他是不是知道了……”
侍女急声打断:“娘娘!”她压低声,“娘娘,小心隔墙有耳。”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侍女皱眉,附唇落在皇后耳边,低语,“三殿下向来心思缜密,焉知这不是三殿下刻意为之,娘娘若是此刻乱了阵脚,那才是真真中了三殿下的伎俩。”
皇后恍然一惊,眼中蓄满泪珠,甫一抬眼,满天雨色落在她眼中。
烟青色的天幕昏昏沉沉,皇后双目朦胧。
斑驳树影摇曳,仰头望去,红墙黄瓦,深宫高墙。
耳边似有人在呓语,心神恍惚之际,皇后只觉自己好似又回到了入宫前一夜,好似又看见了那个荒唐、衣衫凌乱的自己。
……
连绵雨水落在青石板路上,土润苔青。
乾清宫前一众宫人手持戳灯,静静伫立在廊檐下。
殿宇巍峨,檐角下悬着两盏象牙雕云鹤纹海棠式灯笼,光影晃悠。
隔着一扇扇槅扇木门,皇帝爽朗清亮的笑声从殿中传出。
()老态龙钟,皇帝一手掩唇,明黄龙袍映着迤逦烛光,皇帝满脸堆笑,坐在书案后。
他抚掌大乐,连声笑道:“好!好!不愧是朕的砚儿L,朕果真没看错你。好孩子,果真你是个有福气的。”
紫檀嵌玉理石书案上,漆木锦匣垫着红缎,中间的丹药圆润饱满,凑近瞧,隐约可见上面刻着的“长生不老”四字。
字字宛若仙骨飘逸,矫若游龙。
皇帝爱不释手,看了又看,红光满面,春风得意。
皇帝近来夜夜宿在余贵人宫中,只觉身强力壮,一夜喊了四五回的水。
他深爱余贵人宫中的檀香,每每至余贵人宫中,都觉心旷神怡。
如今又有仙丹,皇帝更觉如虎添翼。
沈砚面不改色:“这是儿L臣从佟知县府上搜罗出来的,共有仙丹十颗,乃佟知县为求长生不老,从仙人手中求得。”
沈砚娓娓道来,“父皇,这仙丹是连着一起的。”
皇帝闻言,捻起中间最为硕大的丹药,稍稍抬高手,四周余下的九颗丹药亦跟着一起。拿手分开,却不见任何粘合之药。
皇帝眼中流露出几分惊叹之色,对着沈砚赞赏有加,抚掌称道:“果真是仙人之物,不同凡响,好!好!”
沈砚轻声:“儿L臣怕仙丹落入贼人之手,不敢在信中告知,只能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赶回京城。父皇,儿L臣自知私自回京罪无可恕……”
皇帝挥挥衣袖,不以为然道:“你是为了朕赶回京的,朕哪里舍得怪你?且这仙丹难得,定是时时有人惦记,你如此谨慎行事,哪有什么不妥之处。”
沈砚不动声色:“谢父皇体恤。”
皇帝大笑,一双眼珠子混沌,上下端详着沈砚,甚为满意。
“闽州一事,你立了大功,朕该好好赏你才是。朕听闻,你府上那姑娘,近日病故了。”
皇帝悠悠叹口气,“真是天不遂人愿,朕本还想着为你二人赐婚,到底是她没有福气。你这趟回来,可曾见过她最后一面了?”
沈砚垂首敛眸:“见过了。”
他拱手,“父皇,仙丹之事儿L臣不敢张扬,如今宫中上下无人知晓,都以为儿L臣是为了丧葬之事才回京……”
沈砚欲言又止。
皇帝点点头:“你做得甚好,仙丹一事,确实不宜大肆张扬。此事朕自有主张,只是闽州那些官吏着实可恶,竟然背着朕向仙人求取仙丹。”
皇帝抬手,狠狠在案上拍了一拍。
沈砚淡声:“父皇息怒。”
湘妃竹帘挽起,宫人款步提裙,双手捧着漆木茶盘,缓缓步入殿中。
青瓷缠枝白盘中供着三块小巧精致的绿豆糕,糕点细腻,清雅可口。
沈砚眸光一顿,视线淡淡从绿豆糕上掠过。
指尖在青玉扳指上细细摩挲,沈砚眼眸幽深,若有所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