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撰写公告去(2/3)
“当然,官府的公文自不用你操心,”秦始皇轻易看出小女官的紧张,面上透出浅淡笑意,补充道,“只是让你写面向黔首的公告
()而已。”()
那也很难办啊!
?想看辛吉拉莱奈写的《如何让秦始皇寿终正寝》第78章撰写公告去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稚唯又回想了一遍她的宣传告示,总结来说就三个特点:
通篇全用大白话,标题要吸引人眼球,语言要风趣易懂不枯燥,最好是图文并茂;
要多分行段,多用短句,并附上编造的顺口溜,朗朗上口,好听又好记;
分类一定要清晰,排版不能够紧凑,便于查找索引。
但想想那些标题……
稚唯两眼一黑。
难不成她要写一篇《震惊!秦始皇都登基了你竟然还不知道?!》
救命啊!
稚唯想想就开始手抖。
但见秦始皇不容拒绝的态度,稚唯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任务。
系统哈哈笑着安慰:“没事,阿唯,大不了你就用这个标题,秦始皇看过之后说不定就后悔让你写了。”
真的不会骂她大逆不道吗?
稚唯露出一个苦涩的笑。
秦始皇此前身边多为绞尽脑汁得他青眼之人,甚少见过因他的重任而一脸发愁的人,一时觉得很好笑。
想到夏稚唯确实没参与过政事,他不吝多说两句:“你大胆写,写完后还会有李卿再行润色。”
李卿?
李斯?
稚唯眼皮一跳,忽然有种莫名的猜想,她斗胆请问:“敢问陛下,让臣写告示一事,不会是李廷尉建议的吧?”
秦始皇“嗯”了一声,知道夏稚唯口风严密,不介意透点消息给她。
“朕欲统一文字,与李斯交谈时,他提起你所写的申请表与注意事项很是新颖,称其内容虽语意粗浅,欠缺风雅,但就传达消息的目的来说,效率极高。他还夸赞你行思敏捷,才识双全。”
稚唯:“……我谢谢他。”
秦始皇:“嗯?”
“臣是说,”稚唯微笑改口道,“没想到李廷尉竟然会出言赞赏臣,真是让臣受宠若惊。”
秦始皇挑挑眉,觉得小女官此言并非真心实意。
但李斯贵为九卿之一,特意在他面前夸赞夏稚唯一介宫廷女官,确实有些异常。
夏稚唯年岁虽小,但根据她在宫廷的表现来说,头脑一直挺清醒的,这猛一听闻李斯隔空对她示好,无怪乎她警惕大于高兴。
然而秦始皇是谁啊,那是自记事起就开始和各种人精打交道的政治家。
李斯的心思虽弯弯绕绕,他只是没有过多去考虑,但只要他愿意费点心神,事情的脉络清晰可明。
当下秦始皇便捡起桌上的奏章随手翻阅,好似随口一提:“朕之三女谖年公主已与李卿长子李由成婚多年,尚且未有子嗣。”
稚唯:“?”
这话题的转折差点儿让稚唯闪着腰,待她反应过来后,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系统咋舌:“所以李斯是打算为他儿子求医,那为什么不直接一点?搞得这么七拐八拐的。”
()稚唯给它划重点:未有子嗣。
[李斯那人精,肯定不可能明说怀疑公主有问题吧?那就只能把病症推到自己儿子身上。但这种病……你懂,有几个能大大方方找医生的。]
系统:“哦~~~()”
稚唯搞明白了原因,却更加迷糊。
李廷尉不会真觉得让她来写告示是件美差吧?他觉得他是在示好?
但她到底是有哪一点表露出来她想掺和政事的意思啊?
稚唯还没理清楚李斯的心思。
那边秦始皇又抛来了死亡问题。
稚唯,你觉得郡县制与分封制哪个更好??()”
“……”
稚唯努力维持着冷静的表情。
这好像是始皇陛下第一次正儿八经叫她名字,真……
惊悚啊。
秦始皇该不会这段时间逮着谁就问谁这个问题吧?
稚唯思付再三,觉得还是不能直言利弊,但又不好敷衍奉承“陛下觉得哪个好就好”,显得她没主见。
于是,稚唯决定还是以她熟悉的路数回应。
首先,用问题回答问题。
“敢问陛下,可知医家治病,为何要对病者进行复诊?”
当然,稚唯暂时没胆子真去提问秦始皇,不等帝王回答,她接着答道:
“除了要诊断病者是否病愈之外,还因为疾病发展前后所用的治法方剂不同,这才有复诊一说。
大多数疾病想要靠一剂药就一劳永逸解决是不可能的,越是复杂的病症越是如此。”
“哦?”秦始皇听出小女官的隐喻,不动声色回问,“即便是神医也不行?”
稚唯顶着帝王充满压迫性的视线,洒然一笑:“陛下,神医如扁鹊,最终也会死啊。”
秦始皇微微垂眸。
他不是不明白夏稚唯所说的道理。
秦国就是因变法而成为诸侯一霸,这世上哪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呢?
可变法要流血。
变法会导致混乱。
变法未必会成功。
身为帝王,秦始皇想让大秦万世长存,希望能给后世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石,即便后继者只是守成之君,也能让秦朝稳定发展。
而且……
夏稚唯不光在说分封制与郡县制。
既然没有服之百病即消的神药,那岂不是表明这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对此半信半疑,此刻的内心陷入波澜。
稚唯也在思索还要不要继续多说什么。
其实,如果单从朝臣们的分歧来看,稚唯个人更赞同左丞相王绾的意见。
王绾提出的分封制并不是周朝那种完全的分封,而是根据秦朝如今疆域辽阔但管理跟不上的现状,提议中央地区继续实行郡县制,同时将围绕中央的周边地区分封给秦始皇的公子们,令公子们镇守边疆,另外,不分封功臣。
这种分封政策在后
()面的朝代中有所体现(),利弊都很明显。
只能说?()?[(),它不能保证大秦长治久安,但确实是目前最合适的。
然而……
稚唯快速瞄了眼上首的秦始皇。
这位帝王就不是会妥协的主啊。
想要真正实行郡县制,就要解决基层管理不足的问题。
稚唯一算时间,决定还是等“书同文”后,纸张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再找机会提吧。
〈124〉
之后,当稚唯仍在埋首于书写公告时,秦始皇与中央的后续政策陆续传出宫廷。
第一条便是坚定不移地执行郡县制,接着便是要进行全国人口普查。
秦朝的户籍制度规定黔首们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资产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官方户籍,即“编户齐民”。
为此,稚唯还特意请假回家,和家人一起到章老丈那里修改户籍信息——
嗐,这不是资产一直在增加嘛。
其他诸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秦半两、车同轨、行同伦,迁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一万户,修订秦律等等政策的变动,都有秦国的旧例可循。
唯有统一文字很麻烦。
秦始皇想要一种区别于七国、且更加简便的文字。
稚唯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赶紧将公告内容定稿,免得她还得现学小篆重新书写内容。
她知道负责统一文字的是李斯,除了历史记载,秦始皇也跟她透露过。
这位法家弟子很擅长书法,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和规范,从而创造出了小篆。
可稚唯没想到,李斯这个卷王竟然在短短三天之内就拿出了成果!
啊?
他速度怎么能这么快?
这个人是不睡觉的吗???
事实证明,朝堂上的卷王不只一个。
文字有了,那必然得有对应的教材,秦始皇并没有特别指定哪个朝臣去做这件事。
但当少府宣告竹纸制作成功之时,李斯、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人拿着辞书《仓颉篇》、《爰历编》、《博学篇》就来表功了。
稚唯当时正在秦始皇跟前递交作业、啊不是,递交公告的成稿,正好撞上他们到来。
那对比,简直惨不忍睹。
辞书就是词典;苍颉传说是文字的首创者;“爰历”一词源自爰书(审判文书)和历法;博学之名更不用解释。
从这些书名中就能看出这几位的鸿鹄之志多么远大。
再看稚唯这边的稿子:
《普天同庆——秦始皇改朝称帝》
《从今天开始做新时代的秦朝人》
《放下过往恩怨,拥抱新的生活》
《牢记新型政策,远离牢狱之灾》
《来吧!你我联手打造美好家园》
稚唯:“……”
这,就是公开处刑吧。
枉费她还
()特意改用了小篆字体。
本以为自己熬了两个通宵学习新文字就已经很努力了,现在……
稚唯:是我不配跟卷王站在一起。
见小女官使劲板着小脸装严肃,实则耳尖通红,眼光闪动,目露羞赧。
秦始皇端着茶盏故作自然得挡住嘴角,李斯、胡毋敬忍笑忍得很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