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第八十二章 赵又鸟(1/2)
当陈安赶往杜阳那边时,常山王卫斌正在庄园里遛马。
春日万物生长,一派生机勃发,那马儿身形健美,在马场上恣意飞奔。
常山王春风得意。
他同下属丁展谈论起汶阳甘将军攻打俞州一事,丁展认为俞州多半会栽在汶阳和金林两军手里,毕竟实力悬殊委实太大。
常山王道:“俞州虽然没多少兵,但那火器却威猛,就算两军要把他们吞并,也得费不少心思。”
丁展点头,“是这个道理,不过坐山观虎斗,让他们三家斗得越凶狠才越好。”
常山王:“金林王太守是个喜欢占小便宜的人,此人心胸狭隘,成不了大器。
“汶阳甘宗群是朝廷里的老将,心盲眼瞎被楚王收服,也是个脑子拧不清的,他俩凑到一块儿,倒是挺配。”
两人正议论着,忽听差役来报,说探子打听到俞州那边差人去了允州宝郡。
听到这话,常山王不禁愣住。
丁展诧异道:“允州离俞州那边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他们跑到这边来作甚?”
常山王挑眉,问道:“可知因何缘故来了这趟?”
差役答道:“不知。”
常山王做了个手势,“继续盯着。”
差役退下。
常山王再也没有遛马的兴致,满脑子都是困惑,他百思不得其解,这个节骨眼上俞州那边派人来作甚?
丁展也是一头雾水,困惑道:“难不成是来求援的?”
常山王翻了个白眼儿,“待允州发兵过去,只怕那边连灰都没了。”
丁展闭嘴。
陈安抵达杜阳后匆匆送上拜帖到王府,常山王正准备外出,接到仆人送来的拜帖,一下子就乐了。
他还奇怪那俞州的举动,却不曾想居然找上门来了。
“去把丁展他们找来商事。”
仆人应声是,下去寻人。
待陈安由王府家奴引到前厅时,那边坐了好几位常山王的心腹下属。
陈安朝常山王行跪拜礼,常山王做了个起身的手势,说道:“俞州正是混战的时候,你们的大长公主怎么还有心思把人往外派?”
陈安笑了笑,答道:“这不是给常山王你送机会来了吗?”
常山王挑眉,不卖账道:“前阵你去了一趟允州,这会儿又来我杜阳,其心不正。”
陈安还是保持着笑脸,“常山王说笑了,我们俞州被困不假,可是允州和杜阳的机会到来也不假。
“上次大长公主召开讨伐大会,杜阳这边积极响应打楚王的泉州,是个硬茬儿,我等万分佩服。
“只不过那允州实在狡猾,还想坐山观虎斗,从中捡便宜,好在是有惊无险,最后双方总算协作夺了泉州,重创楚王。
“我俞州斩钟林大军,你们杜阳剿泉州老巢,双剑合璧方才把楚王的一半兵力给削掉了,着实不容易啊。
“这次楚王跟俞州死磕,派了汶阳十万大军前去围剿,楚王手里只留下京畿那点兵力,杜阳和允州可还坐得住?”
常山王瞥了丁展一眼,没有吭声。
丁展忍不住道:“你俞州休要给我们挖坑。”
陈安摆手,“允州那边已经蠢蠢欲动,若不是碍于杜阳这边侵占老巢,只怕早就打到京城清君侧了。”
听到这话,常山王坐不住了,皱眉道:“你可莫要诓我,何政那老乌龟岂有这般大的胆子?”
陈安摇头,“允州手里握了一十多万兵,现在甘将军被拖延在俞州,倘若允州发兵去夺京畿,那甘将军难不成还能飞过去救援?”
常山王:“……”
陈安双手奉上求援信函,说道:“所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是你们杜阳和允州再次协作掌控京畿的机会。”
丁展上前接过,呈递到常山王手里。
校尉冉济冲道:“你俞州被围困,却来拖我们杜阳去蹚浑水,这算盘响得只怕连京城都听到了。”
陈安看向他,“此话差矣,你们攻占了京畿,俞州能得什么益处?”又道,“就算甘将军得知楚王被围剿,也是爱莫能助,我俞州除了能稍稍动摇他们的军心外,该打的还是得打。”
冉校尉沉默不语。
常山王看过信函后,说道:“允州那边真打算攻京畿?”
陈安点头,忽悠他们道:“目前楚王手里只有十六万兵,京中两万禁军,升平十四万,若非杜阳紧邻允州,他们防范被你们趁虚而入,岂会白白错过这次的机会?
“话又说回来,俞州被楚王围剿本与诸位没有任何利益牵扯,可是一旦俞州被吞并,那金林迟早遭殃,楚王的实力就会再次壮大,到时候全力围剿允州和杜阳,你们可受得住?”
常山王沉默。
丁展不痛快道:“你休要危言耸听。”
陈安:“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事实。
“眼下楚王视俞州为眼中钉肉中刺,把火力集中在打压俞州身上,才让诸位有得机会喘息。
“一旦俞州被灭,楚王势力壮大,下一个目标又会不会是他的老巢泉州呢?
“那允州的眼光可要深远得多,想趁着楚王把兵力集中到俞州时趁势起兵,可是碍于你们杜阳在旁边虎视眈眈,这才不敢贸然行动。
“我过杜阳来,也是想问问常山王可有兴致像当初夺泉州那样去夺京畿。
“唯有你们两家协作,才能把楚王彻底镇压,日后各路诸侯再怎么能耐,也是你们何卫两家的天下。
“就看常山王有没有这个胆量去取。”
这番话说得常山王蠢蠢欲动。
当初那楚王能打到京畿,他们卫家怎么就不能去清君侧呢?
常山王道:“陈从事且先回驿馆,待我们商议后再做决策,如何?”
陈安点头,“还请诸位尽早做下决断,若是晚了,俞州扛不住围剿,便不能彻底拖住甘将军了。”
常山王做了个“请”的手势,“明日便给答复。”
陈安行礼告退。
待他走后,人们七嘴八舌议论开来,冉校尉激动道:“倘若允州真有那个心夺京畿,不得不防。”
丁展道:“怎么防?防得了允州,可防得了楚王?”
冉校尉:“……”
丁展看向常山王道:“属下以为,陈安所言不假,一旦俞州被楚王吞并,那金林多半也跑不了,到那时楚王的实力再次膨胀,他岂会对泉州坐视不理?”
常山王点头道:“此言有理。”
说罢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公孙荣,问道:“公孙将军,你以为呢?”
公孙荣紧皱眉头,“这确实是剿灭楚王的一个好时机,不过……”
“不过什么?”
“我担心的是汶阳十万大军最后的归处,倘若我们把楚王围剿,那甘宗群岂会束手就擒?”
常山王若有所思,“那老头儿古板迂腐,只怕没那么容易降服。”
丁展道:“既然已经打到东州去了,说不定会直接占据东州?”
公孙荣:“他若占据东州还好,就怕入了俞州的口袋。”
这话把众人唬住了,全都看向他,露出一脸诧异。
公孙荣继续道:“那甘宗群总归是朝廷的旧部,倘若被大长公主招安,俞州无异于如虎添翼,我们岂不是亲手缔造了一头猛虎出来?”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
常山王露出奇怪的表情,“倘若甘宗群这么容易被招安,那一开始俞州就会向他抛出橄榄枝才对。”
公孙荣道:“家主可知当初甘宗群是如何被楚王收服的?”
常山王道:“清君侧?”顿了顿,“据说甘宗群不满朝廷腐败,这才被楚王以清君侧的名义说服反了朝廷。”
公孙荣点头,“那现在你觉得他对楚王满意吗?”
常山王:“……”
公孙荣:“是不是觉得他心盲眼瞎,脑子拎不清?”
常山王沉默。
公孙荣道:“与允州联手进京没什么大问题,棘手的是汶阳军该如何处置,倘若只有几万军,倒还不足为惧。”
冉校尉插话道:“公孙将军的意思是,汶阳那边有可能还有军队驻扎?”
公孙荣捋胡子,“一个小小的俞州,就让楚王这般大动干戈挥军十万,我倒是不怎么信的。”
常山王心思活络了,“难道攻打东州那十万军是假的?”
公孙荣看着他道:“去汶阳一探就知。”又道,“兵不厌诈,到底有多少人去攻打东州,只有将帅才清楚,那俞州也没法去数人头,对外说挥军十万,你怎知真假?”
常山王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当即差人去汶阳探情形。
接下来他们继续讨论甘宗群大军的问题,那边三角鼎立,最好让他们狗咬狗弄得筋疲力尽才好。
为了稳住俞州拖住汶阳大军,他们同陈安表达了意愿,只要允州愿意进京,他们就愿意进京。
陈安心中欢喜,又马不停蹄去往宝郡,从中牵线搭桥,把这事撮合下来。
他两头怂恿,说杜阳常山王早就想进京了,若非防范允州,断然不会白白错过这次的机会。
何政本就有野心图谋京畿,听此一说,索性答应协作。
于是陈安做中间人,把双方约到泉州商议进京讨伐楚王一事。
为了避免扯皮,先约法三章,把各自夺取京畿的地盘划分好。
不仅如此,还有他们的老巢也要维持好。
总之把利益捆绑,效果做到最大化。
在这边商议进京讨伐楚王时,另一边的张议也风尘仆仆赶到了建水,给广阳侯府送上拜帖。
上回广阳侯被赵雉戏耍,本就憋了一肚子窝囊气,这会儿听到俞州那边居然厚着脸皮派了人来,不禁被气精神了。
邱长史说道:“那俞州忒不要脸,这会儿被楚王围剿,罪有应得。”
尤校尉接茬道:“是啊,他们俞州的浑水,跑来招惹我们,家主可莫要着了俞州那帮土匪的道儿。”
广阳侯冷哼一声,“我倒要看看那帮土匪又想在我头上打什么歪主意。”
下午张议得以进府拜访。
广阳侯没给他好脸色,抱手像打量一条死鱼似的盯着他瞧。
张议厚着脸皮行跪拜礼,更厚颜无耻道:“鄙人张某特地给侯爷送沧州和苏昌两地来了,不知侯爷可有兴致去取?”
此话一出,广阳侯不卖账道:“你们这帮土匪,心眼子跟蜂窝似的,上回才上了你们当,害我跟楚王咬了一嘴狗毛,这次又想来诓我,没那么容易。”
张议忍着笑,严肃道:“侯爷言重了,这会儿俞州被楚王发兵围剿,汶阳十万大军尽数在东州,一时半会儿无法脱身。
“京畿等地除了京中的两万禁军外,升平还驻扎着十四万军,眼下允州和杜阳准备联手发兵进京讨伐楚王清君侧,一旦他们挥军入京,侯爷你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这话把在坐的几人唬住了。
尤校尉半信半疑道:“你方才说什么,允州那边要进京讨伐楚王?”
张议点头,说道:“上次楚王在泉州和东州两地损兵折将,我们好不容易才削掉他一半的兵力。
“如今他视俞州为眼中钉肉中刺,竭力打压俞州,把汶阳大军调过去与金林合谋围剿,现在战事胶着,京畿一下子就空虚起来,正是允州和杜阳联手进京的好时机。
“上回他们协作瓜分了泉州,这一回同样可以进京镇压楚王,说不定已经筹备粮草,准备入京了。”
广阳侯根本就不信他的鬼话,冷声道:“你若说常山王有这个贼胆,我倒是信的,可那何政就是个老乌龟,他岂有这个胆量敢进京?”
张议摇头道:“侯爷此言差矣,倘若我俞州被汶阳大军吞并,那金林又能保得了多久?
“上次大长公主召开讨伐大会,费尽心机才把楚王的势力削弱,如今允州那边岂能眼睁睁看着他又起来?
“倘若汶阳大军吞并了俞州和金林,楚王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夺回他的老巢泉州?
“到那时候,允州和杜阳的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广阳侯沉默不语。
张议继续道:“现在甘将军被拖延在俞州,京中只有十几万大军驻扎,若不在这个时候趁虚而入攻占京畿,一旦俞州守不住,则为时晚矣。
“建水这边离沧州和苏昌近,明明可以收入囊中,侯爷为何迟迟不敢取,无非是忌惮楚王驻扎在京畿的升平大军。
“如今楚王自顾不暇,被允州和杜阳围剿,不正是你夺取沧州和苏昌两地的好时机吗?”
广阳侯指了指他,想说什么,终是忍下了。
邱长史道:“天底下哪有无缘无故的馅饼,定是你俞州又要图谋什么。”
张议失笑,“我俞州图谋什么,对你们建水有什么影响吗?
“俞州离京畿和允州天高地远,我张议来一趟得跑断腿。
“大长公主派我们出来,也无非是想解俞州之困,诸位若是压住了楚王,多少也能动摇汶阳大军的军心,能给俞州喘息之机。
“除此之外,俞州能得什么利?
“京畿是允州和杜阳的,沧州和苏昌是你广阳侯的,俞州能占到什么便宜?”
尤校尉不客气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欲图谋汶阳大军。”
听到这话,张议被气笑了,没好气回怼道:“我倒是想图,可是得有这个本事去图谋不是?
“那汶阳十万大军送给你们建水,我们俞州吃不消,你建水要不要?
“现在东州炮火连天,被金林和汶阳前后夹击,倘若甘宗群那老梆子能拉拢过来,何至于我跑断了腿,千里迢迢来了这趟?”
尤校尉闭嘴不语。
广阳侯又问了一句,“允州那边真要发兵攻打京畿?”
张议点头,“侯爷若是不信,可以等等看,毕竟那么多人,藏也藏不住。”
广阳侯陷入了沉思。
张议道:“鄙人以为,这对建水来说是绝佳的机会,一旦侯爷攻下沧州和苏昌等地,那楚王若是落败从京畿逃了出来,这边也可以截了他的退路。
“到时候允州,杜阳和建水三方拿他,无异于瓮中捉鳖。
“可若沧州和苏昌等地没有被侯爷你夺下,就会成为楚王日后东山再起的地盘,你岂容得下他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复起?”
广阳侯抱手不语。
张议这才送上梁萤的求援信函。
这事关乎着建水的前程,需得仔细筹谋才行,广阳侯把张议打发回驿馆。
人们就允州和杜阳讨伐楚王一事商议,一边觉得不可思议,一边又觉得理所应当。
不可思议的是两家世仇居然再次联手,理所应当的是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分化楚王这个强敌。
陈安确实说得不错,一旦俞州被汶阳大军吞并,楚王的实力将再次雄厚起来,泉州那边肯定守不住。
在这种危机前提下,两军联手倒也在情理之中。
先前建水一直不敢夺取沧州和苏昌,确实是因为升平大军驻扎,怕被楚王揍。
如今京畿混乱,正是他们建水浑水摸鱼的时候。
想到这里,广阳侯不禁蠢蠢欲动,说道:“倘若允州那边当真发兵讨伐楚王,沧州等地我们是夺还是不夺?”
尤校尉道:“如此良机,自然不可错过。”
邱长史道:“是啊,趁着京畿那边混战时,我们攻沧州等地,就算楚王气恼,也无济于事。”
成俊发话道:“还得看汶阳那边有没有留余兵镇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