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第五十四章 黑火-药首次挑战封建制(1/3)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雉才扔下泥土,意味深长道:“这就是你要寻的长生不老药?”
梁萤笑而不答。
程大彪捡起现场碎裂的瓦罐渣,崇拜道:“王小娘子当真厉害,这般不起眼的东西,不曾想,却爆发力惊人,跟炸雷似的,好生唬人。”
这不,刚才被吓尿的土匪钱串子被赵雉嫌弃,跑回去换尿裤子。
梁萤踢了一脚地上的泥,暗搓搓道:“倘若我把这东西丢进一堆马蜂窝里,又会是什么情形?”
几人的眼睛同时看向她。
赵雉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忍不住指了指她,说道:“小坏蛋。”
梁萤咧嘴笑。
一行人回茅屋去,途中梁萤说道:“差人去寻一处清净点的地方,最好没有人烟,地势平坦些的,得赶在开春前多备些长生不老药,等着喂给前来进犯的俞州大军,保管他们乐得开花。”
此话一出,人们全都笑了起来。
程大彪幸灾乐祸道:“倘若把这东西投进去,只怕得把他们唬得人仰马翻。”
梁萤斜睨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赵雉叮嘱道:“切莫走漏了风声。”
程大彪连忙捂嘴。
制作黑火-药是非常机密的事。
这个时候世人还未把它的出现当回事,因着梁萤是现代人,比他们的认知超前了几千年,捡了便宜占。
目前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黑火-药的适当配比,只要能炸,能起火,具有威慑力就行。
为了应付开春俞州大军来犯,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筹备大量黑火-药来吓退那些兵马,给两郡争取时间破俞州死局。
那毕竟是庞然大物,他们人手短缺,力量悬殊,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
赵雉再次派亲信出去采买硝石和硫磺,至于木炭,获取的方式就容易多了。
梁萤对古代的军事机械了解得不多,可以说得上匮乏,如果要制作火-药包,怎么从城里投放到外面的军队中也是个问题。
赵雉说道:“可用抛车投放。”
当即跟她讲解抛车的运作原理。
但是用抛车投放出去肯定没法用瓦罐来装火-药。
梁萤表示必须把黑火-药密封在一个容器里才能发生爆炸,起到震慑作用。
赵雉摸下巴沉思,问道:“用木桶可行?”
梁萤想了想,应是可行的。
二人就抛车的抛射距离和绵线引燃爆炸的时间做了一番探讨,这需得实践才行。
赵雉认为可以装同等重量的石头和药桶进行对比。
把石头抛射出去到落地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以此来推测留在药桶外的绵线燃烧时间,最好是落地的瞬间爆炸。
倘若绵线留得过长,引炸得太过缓慢,落地后有可能被熄灭;倘若留得太短,半空中就引炸,威慑力则大大的削弱。
既然选择把火-药投放到战争中,它意味着什么,梁萤比任何人都清楚。
她既有一颗大爱的心,盼着管辖地的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可同时也野心勃勃,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可以对敌人毫不手软。
变革总是要流血的。
打压豪绅,屠杀太守府,这些仅仅只是推进体制的开始。
以后她还会面对更多的庞然大物。
如果想要把整个封建制推翻取缔,便意味着她要跟这个王朝的所有世家抗衡。
他们的治国理念、军队和数千年累积起来的封建思想……必须从这些阻碍践踏过去,方才能成就出她的理想国。
而黑火-药,便是她撕开整个封建制的一把利剑。
她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推动腐朽世界的变更。
哪怕会满手血腥。
那又如何呢?
在这个吃人的世道里,人命就是那么微不足道。
她要让她的羽翼所到之处,人人有地种,家家有余粮。
要让所到之处,强兵富民,把曾经垄断的学识遍布乡野,就算不要求所有受教的孩子都能做童生秀才,至少要有识字的能力,听得懂律法基础。
为了制造黑火-药缔造自己的理想国,梁萤在山里亲自把关。
之前做的瓦罐,头里只装了一斤火-药,现在她制定每只木桶里装一斗,也就是十斤。
制作火-药的人员都是一群土匪。
这些人从蛮鸾山就跟在身边,比谁都靠得住。
外面进山的路口设了哨卡,但凡有动静,会有官兵通报。
做火-药配置的茅屋里禁止火星和铁器等物,赵雉也亲自动手,把木炭捶打成粉末过筛。
先前采买的硝石不够纯,经过熬煮提纯后,梁萤再次按照瓦罐的配比制作。
她跟老妈子似的不停地叮嘱人们小心谨慎,要不然他们这群土匪全都得上天。
在制作的过程中,赵雉得到启发。
以前在战时为了烧毁敌军的粮草营寨,他们会在箭身上捆绑浸染了桐油等易燃之物的麻布,一旦点燃射击出去,便会迅速点燃对方的粮草营帐。
那现在可不可以把火药也弄到箭上起引燃作用呢?
听到他的想法,梁萤赞他是个小聪明。
但是箭杆相对较细,如果要在上面装火-药,携带的量并不多。
赵雉开动脑筋,通常箭杆是由木头或细竹制作,倘若在箭杆上捆小竹筒装置的火-药筒,点燃绵线后射击出去,哪怕携带的火-药再少,它的爆破力都是相当厉害的,引燃粮草或帐篷那些东西已经足够了。
梁萤觉得可以尝试。
人们在把三种粉末配比妥当后倒进石臼里,分次添水拿木棒进行搅拌,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
若是搅拌得太稀,晾干水分需要很长时间;若是搅拌得太干,就没法充分让三种不同物质彻底均匀融合。
只有它们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爆炸的效果才是最佳。
梁萤在记忆里搜索。
以前古人制作的火-药应该都是粉末,那种制作方式的危险系数是非常高的,现在采取欧洲那边的加水颗粒制作方法,应该要好得多。
不过在把它们捶打磨成颗粒时危险度仍旧很高,一旦沾染火花,甭管你多大的能耐,直接上天见佛祖。
故而她每道工序都盯得紧,出不得分毫岔子。
做到木桶上的引线需要大量绵线,为了防止绵线引燃后在抛投途中熄灭,引子必须做得粗壮才好。
郡内有抛车,他们对抛车进行实践。
把黑火-药加上木桶的重量估算后,捡同等重量的石头进行抛投,以此推算石头在抛出到落地的时长。
因着古代没有钟表,用的是滴漏。
从抛起到落地,总共滴下多少水滴,经过反复演练,记录每一次的落地水滴数量,直到它们的水滴数都相近为止。
每一步的测算都非常严谨,全靠实践的数据说话。
不仅如此,为了测试绵线引燃后在抛投途中是否会熄灭,他们做了很多种粗细的引线,把它镶嵌到装满着石块的木桶里,进行引燃投放。
有些绵线在半空中就熄灭了,有些落地后熄灭,各种反应都有。
他们用排除法去检验合适的引线。
最后经过反复试验,才找到能从头到尾都不熄灭的引子。
这还没完,从抛起到落地是有时间段的。
如果绵线留的长度太长,落地还没有炸裂,那它极有可能被人为掐灭,所以还得推演出合适的预留长度。
赵雉虽然没有文化,但在军事上的态度非常严谨,是彻头彻尾的工科男逻辑思维,对各项数据记录把控得特别精准,甚至有些变态。
梁萤都有点受不了他。
那家伙是狂热的军事份子,对火-药的兴致极其浓厚。
为了测试在箭杆上装置火-药筒,他截取手指头长的细竹筒烘干,用绵线做引,把黑火-药装置进竹筒里,封口处用少许猪油蜡封上,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那家伙也忒是讨厌,在山上看到一个硕大的马蜂窝,便拿它们试手。
对准目标后,由程大彪点燃绵线,只听“咻”的一声,箭矢带着火-药筒射击而出。
在箭头击到树干上的马蜂窝时,只消片刻,火-药筒爆破,发生刺耳的声响,那马蜂窝顿时被炸得四溅,起了火。
蜂窝里头的马蜂死了大片。
呛鼻的硫磺味弥漫而出,也有少许几只命大的飞了出来。
程大彪赞道:“这东西厉害,若是投到粮草或营地里,只怕跟鬼敲门一样。”
赵雉也很满意这样的效果,不禁对梁萤那颗脑袋瓜佩服得五体投地,居然能从炼丹方士手里得到启发,弄出这么个玩意儿来。
起初他还有些怵俞州的五万兵马,如今倒是盼着他们来攻城,好试一试手里的东西。
待到过年时,两人才回太守府跟赵老太团聚。
他们制作黑火-药非常隐秘,连李疑等人都不太清楚,只晓得个大概。
这两日派出去的平头回来,说确实有在俞州打听到那边有图谋临都的小道消息,但具体发兵情况并不清楚。
梁萤担忧那边出岔子。
赵雉说道:“我亲自过去守城,这边有奉三看守,我也放心些。”
梁萤:“郡里有李疑,我也随你去。”
赵老太劝说道:“阿萤还是留在这边为好,倘若临都没能守住,你至少也安全些。”
赵雉:“阿娘说得是,你们留在永庆,我心里头也踏实。”
梁萤看着他,“那你小心些。”
赵雉点头。
这次过去他只带了一千兵马和九只火-药桶,去奔赴那未知的前程。
赵老太站在城门口相送。
她自知那小子在刀口上舔血是习惯了的,但心里头到底忐忑。
在赵雉临行前,她不禁想起江原发生变故的那天晚上,忍不住道:“儿啊,我可等着你平安回来挣钱给我花呐。”
赵雉笑道:“阿娘且安心等着,儿还得回来给你养老送终呢。”
赵老太“嗳”了一声,到底舍不得。
梁萤挽着她的胳膊,不发一语。
赵雉头也不回地走了。
待他们走远后,李疑忧心道:“这一去,不知……”
梁萤平静道:“他会平安回来的。”
见她一脸笃定的表情,李疑不再多说。
有时候他也觉得奇怪,那女郎身上似乎有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
亦或许在大多数时刻,她的抉择总是正确的。
在回太守府的途中,梁萤说道:“西城的学堂也该开办起来了。”
李疑皱眉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开办吗?”
梁萤淡淡道:“临都危机重重,关我们永庆什么事,该干什么接着干,不影响你的治内。倘若那边有什么事情,我和赵雉会顶着,你和奉三爷把内外管好就是了,其他的不用操心。”
听到这话,李疑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说道:“阿萤你跟我交个底,咱们这点兵当真能压得住俞州大军?”
梁萤斜睨他,“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李疑着急道:“你莫要忽悠我。”
梁萤想了想,应道:“当初我们能用六百兵去夺太守府,现在仍然能用六千军回击俞州大军来犯。”
李疑抽了抽嘴角,“拿拳头去回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