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武帝驾崩(1)(2/3)
跟他嗜血成性的父祖比起来,司马炎最大的特点是宽厚仁慈。终其一朝都没有过乱杀无辜。这个特点有利于笼络人心,但也容易遗留祸患。虽然司马炎的一生算得是功成名就,但他却没给后人铺就一条平坦之路。继任者们开启了晋朝的新篇章,不过不是欣欣向荣,而是充满忧患的新篇章。
能够改变历史的人,都将留下是非功过。而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司马炎死后,被谥以“武”字,后人称之为晋武帝。“武”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谥号。历史上很多被谥曰“武”的帝王,比如周武王、汉武帝、汉光武帝、魏武帝,即便不是开国皇帝,也是开疆扩土的一代雄主,俱名垂青史。司马炎下葬之后,供奉祖庙,庙号又被尊称为“世祖”。
司马炎死后,太子司马衷继皇帝位,尊先皇后杨芷为皇太后,册封原太子妃贾南风为皇后,广陵王司马遹为太子。太后杨芷虽然名义上是皇后贾南风的婆母,但论年龄,她比自己的这个儿媳还要小两岁,跟她的外甥、名义上的皇帝儿子司马衷同龄。因为她乃是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第一任皇后是她的堂姊杨艳。杨家等于是一门二后。历史上一门之中出现两位妃子共同侍奉一位皇帝的情况也有过,比如前汉时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姊妹俩。不过,一门二后的最终结局大多都不太好。烈火烹油,物极必反。只要出现一门二后的情况,不但此二妃本人,就连这个家族必定是十分得势了。人一得势,很少不飘飘然、得意忘形,继而排斥异己,做出有损朝纲的事。最终到了失宠的那一天,必定会被政敌所不容。
太国丈杨骏更加肆无忌惮,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地住进了皇宫的核心、最威严的太极殿。将自己进封为太傅,专权朝政。所有诏书都要经过太后女儿之手,再转由自己,之后才对外实行。杨骏本来就没什么威望,再加上种种恶劣行为,遭到了世人的不齿。为了收拢人心,竟将所有大小官员俱增俸一等,参与司马炎丧事的增二等,二千石以上没有爵位的都封为关中侯。真正荒诞之极。
皇后贾南风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当然并不满足于安分后宫,只是如今迫于杨家势倾朝野,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抗。但在暗地里却没闲着,偷偷地培植党羽,积蓄力量,伺机一举将杨家整垮。
说实话,此时的杨家并没有把贾南风放在眼里,他们所忌惮的只有司马亮等宗室成员。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得知皇帝驾崩,就赶来洛阳吊唁,但却害怕杨骏加害自己,便以生病为由,不敢进宫,只在自己的大司马府门外叙哀。杨骏借此讨伐于他,堂堂的最高武官大司马竟不敢与杨骏对抗,偷偷地逃回自己的许昌领地去了。
这么重量级的对手在自己面前都跟避猫鼠似的,杨骏得意非常,放下警惕,放心搞专权去了。
新皇的登基对gāo • guān们产生了震荡,但对舒晏这样的小人物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被中正评为五品,按照上品陟、下品黜、原品守本的原则,自知升迁无望,就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尚书郎吧。只不过如今卫瓘调离了尚书台,面对新的上司,还是要更加勤勉谨慎才是。
相反,小默现在的积极性却大不如以前。不是因为对先皇有多眷念,也不是这个新皇帝口味有多叼、多难伺候,而是因为司马炎死了,自己曾经满怀期望的为舒晏中正品级平反的事就无人做主了。小默知道司马衷庸碌无为,大事还无心力顾及,哪里会管此等蝇头小事?料想无济于事,所以根本没有向他提及。虽然掌管着整个珍馐署,但她这个珍馐令比较特殊,平日只管负责皇帝和皇后的食馔,以前是司马炎和杨芷,现在却是三个人,除了司马衷和贾南风,还有皇太后杨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