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1/3)
第100章
甭管钱太后、宋太后二人如何想法,宏武帝心意定夺,于是楚王李烨在这一年的年节前后没有露脸过。
宏武二十七年,元月十七日。刚过元宵节后,迎来皇十二子李煜的周岁生辰。
做为贾皇后的嫡次子,皇十二子的拭儿宴自然要大操大办。
昭阳宫很热闹,宗亲命妇们都参加皇十二子李煜的周岁宴。
昭阳宫里,贾祤这一日也挺忙碌。她忙碌着听宗亲命妇们的夸赞,当然不是夸她,而是翻来复去不重样儿的夸皇十二子。
夸孩子,这当然能让孩子亲娘心里喝吃了蜜一样的甜。
拭儿礼,这等时节除了迎喜庆,更是求一个好兆头。
李煜周岁,小朋友如今能走几步。到底还走得不算特别的稳当。不过能走,在大人们的眼中就可以夸一夸。
至于喊人,他也会喊,就是一个字眼儿的蹦哒出来。勉强也能让人们懂得他的意思。
至于多数什么夹杂什么火星婴儿语,这些全然不重要。因为李煜的出身,那就吊打太多人。有的是人想捧一捧李煜这一位皇十二子的小脚丫子夸赞话。
这一日,贾祤见到娘家亲人。她瞅来瞅去,确实发现少一人。
“皇后娘娘,可是察觉着进宫的人数少了。”贾崔氏笑问道。
“好叫叔母知晓,本宫仔细一瞧着发现少了五弟妹。”贾祤一点人数就发现她嫡弟贾弘祐的媳妇曹氏,这一位随国公夫人没出现。
“这不凑巧,我们家的国公夫人昨个儿诊出喜脉。府医讲,还得多静养一番。”贾崔氏乐意讲一讲府里的情况。贾赵氏这一位做嫂嫂的就不提,她就乐呵呵的听着。
对于贾赵氏而言,嫡媳曹氏又有身孕,这多开心的事情。对于嫡子贾弘祐膝下有一儿一女,贾赵氏还是觉得孩子太少。
如今儿媳曹氏在怀上,贾赵氏只有开心的份。
“五弟妹怀上了,此乃大喜。”贾祤是真高兴。毕竟对于这一个弟妹有喜,贾祤觉得挺不错。
怎么说呢,贾祤就真盼着弟弟添一个嫡子。最好这一辈的国公府有两个嫡子。至少当如此。
因为皇帝偶尔里也跟贾祤商量着,也想替随国公府开恩。
宏武帝什么意思?贾祤瞧得懂。六座国公府,其余五座国公府已经被皇帝施恩,如今裂成五座国侯府和五座伯爵府。
别看皇家要多施一点爵禄银子,可皇家乐意。
主要是一座国公府的威势太大,裂开成两座后,一个家族两个头?这里面的操作空间更大。
人心不齐,不容易办成大事。对于皇家而言,当然是奉恩伯、承恩伯、顺恩伯、延恩伯、辅恩伯,这五位伯爷更值得信任。因为他们全是驸马出身。这跟皇家的关系近。
等着下一代长成时,全喊皇帝一声皇外祖。
哪怕等到李烨上位时,李烨也是公主儿子们的亲舅舅。
于皇家而言,这等联姻就不错。显然在其余五座国公府上的操作,皇帝还想在随国公府上再操作一回。
就是上一辈的老国公贾道善膝下就一个嫡子。
至于如今的随国公贾弘祐的膝下也一个独子。这还差着一个嫡次子呢。
至于皇帝李恒那里,皇帝也在努力,还想制造小人儿,怎么着也还得添一个小公主。
皇帝有心,这总能想出来法子明着施恩,暗着消弱勋贵的权柄。贾祤能做的当然是看着。
谁让皇帝干的事情,那是替儿子李烨拆雷。
勋贵的权柄太大,皇家心底不安也是实情。就因为在国公府里长大,贾祤最懂国公府的权柄之大。
除了自己的食邑外,还有买卖来的私人田地。量多管饱,还有私兵部曲。可谓是自成一体,一个dú • lì的小王国。
在这等小王国里,国公一言可决家族内的族人们和奴仆部曲们的生死。
何况这等高高在上的世爵世禄这不是一家,这是一群人。
皇家想把大的拆成小的,这能理解。至少更小的,皇家没想着拆了,因为这等小号的勋贵可能会成为蛀虫,但是同时他们又是皇权的外围圈子。
只要皇权在,勋贵就一定永存。不可能只有皇权,没有勋贵。
这二者其时是一体两面,一体而生。缺了勋贵,皇权就八成会变为摆设。因为根基动摇了。在不要勋贵的同时,也可以打倒皇权嘛。二者消失,当然就会一起消失掉。
到时候皇权不叫皇权,勋贵当然也不会叫勋贵。
可能还有上位者,只是叫法不同,权柄来源亦不同。那时候更可能跟脚也不同。
“恭喜祖母,恭喜母亲,真盼着五弟妹替五弟再添一子。”贾祤顺口讲了真心话。
“借皇后娘娘吉言。”贾赵氏开心的说道:“我也盼着弘祐媳妇添一子。”
对于贾赵氏而言,孙子再多,她都稀罕。
隆安郡主也笑道:“我老了,府上儿孙多是看着也高兴。儿孙多,就会热热闹闹,一家子也是开开心心。这根苗多起来,往后成才的也会多。”
隆安郡主这话一讲,贾祤笑道:“祖母莫担忧,五弟能耐着,有他当家做主,往后家族里的人才一定繁茂。”
“盼着跟皇后娘娘说的一样。”隆安郡主也笑了起来。
贾祤跟娘家亲人说说话,当然也不能冷落其它的来客。
于是贾祤这一位皇后也是忙碌起来。见一见来宾命妇们。
像是宗亲里,皇家出嫁的公主,还有皇家宗室迎娶进门的王妃郡王妃等等。至于重要臣子们的女眷命妇们等等。总之贾皇后也忙碌。
可这等忙碌落在妃嫔们的眼中,她们也想要。
这是忙碌,也是荣耀。更是权柄的高高在上。
因为都是别人来参拜皇后,贾皇后安坐于昭阳宫的主殿之中。
等着拭儿礼要开始,吉时要到了。
这等时候就是
贾祤这一位皇后迎一迎皇帝到来。
帝后一出露脸,一起受了众人的参拜。同时也是宗亲命妇们露脸。还有今天的主角皇十二子李煜露一回脸儿。
抓周,求一个好兆头。这摆开的大榻上,自然是摆上无数的抓周物件儿。
全是小一号的物件,因为抓周的小儿皇十二子的年岁太小。
像是刀剑,像是笔墨纸砚,像是各种书籍,又或者是金算盘,小银锭子等等。
便是糕点也有,胭脂也有。
当然皇十二子李煜被亲娘抱出场,他这一位皇帝的嫡次子确实也惹眼。
一直到小黄门喊了吉时到。皇十二子被搁到大榻上。贾祤这一位亲娘还在儿子的耳边嘀咕一回。
“煜儿,去,去抓了喜欢的东西。”贾祤指着场面上的拭儿小物件。
要说私下有没有锻炼一下,当然有。毕竟这等场合出场也不成。
于是按着往常的教导,李煜挺是顺溜儿的拿一本《孝经》。
皇十二子一抓住《孝经》,场中的小黄门就喊吉祥话,道:“儿郎抓《孝经》,孝顺又贴心。福禄绵绵长,孝道恒久昌。”
“好。”
“彩。”
“……”宗亲命妇里,也有人在喝彩,还在夸着好话。
这等时候没人会说什么不中听的。人人都会端起笑容,那是说着讨人喜欢的吉祥话。
搁贾祤这会儿,她以为自家的小朋友就是结束任务。
露一个脸,然后抓到合心意的,接着就是退场。
结果李煜没有退场,他摇晃着小身子,他还又拿了一把小剑自己在手中舞一下。
贾祤尴尬一下,这她真没有教导过儿子。也不知道这孩子哪学的。
“儿郎抓长剑,仁义礼智雅。翩翩君子来,文武两双全。”小黄门继续唱了吉祥话道。
“好,不错,是朕的好皇子。文武双全,方是皇家千里驹。”李恒挺高兴,他还夸赞一回话道。
有宏武帝的夸赞,这点燃在场诸人的高兴处。这等时候自然夸话的人更多。
贾祤就瞧着马屁吧嗒吧嗒的往外冒。人人都想拍中皇帝的心思。
当然皇帝心思也不难猜测,这就是高兴小儿子的拭儿礼上拿到好兆头。
这会儿贾祤瞧着一手拿《孝经》,一手拿小剑的小儿子。
贾祤抱着走到她近前的孩子。贾祤伸手,摸一摸小儿子李煜的头。
“煜儿利害。”贾祤夸了话。
李煜挺高兴的模样,他还把《孝经》往母后这里推一推。
贾祤接过来。李煜又拿着小剑,他跟自己家的父皇比划一下。接着,他把小剑给了父皇。
李恒瞧着小儿子的举动,他哈哈大笑一回。然后,一把就搂着小儿子抱在怀中。
“大孙子,小儿子,爹娘怀里的宝贝疙瘩。”众人之中,妃嫔里的钱淑妃突然嘀咕这样一句话。
在钱淑妃不远处的石
德妃瞧着钱淑妃动动唇,当然场中太热闹,她真没有听清楚钱淑妃说什么。
不过石德妃还是忍不住的瞅了钱淑妃一眼。然后钱淑妃就住嘴。
住了嘴,钱淑妃的嘴角还是往上翘起来。
钱淑妃心想,皇十二子多得宠,也不知道楚王怎么想?
想一想楚王在外面磨砺什么,贾皇后狠得了心思。天子也一样。就是不知道等着小儿子长大了,这能忍了一母同胞的兄长是高高在上的新天子,他呢?
这明明最得父皇母后宠爱的嫡皇子,小儿子又咋办。
同样是皇子,这前程可是大大的不同。
人生在世,躺平的是少数。不甘心的,那才是大多数。就是躺平的,又有多少是心甘心愿?
不过是被局势逼着,不得不躺下,假装自己喜欢躺平,不是因为自己没能耐改变现状。
钱淑妃最懂得生在皇家,不能向上走那一步的痛苦。
因为她抚育了皇长子,皇长子失去太子宝座可都活不了。钱淑妃想,唉,还是熬着,总能看着往后的风景。
人群热闹,这一等热闹是添在小皇子的拭儿礼上的点缀。
等着拭儿礼结束后,宫宴才正式开始。这等时候皇十二子就要退场。
皇帝去款待宗亲臣子。贾祤这一位皇后就是款待宗亲女眷们,还有重臣命妇们。
泰和宫、昭阳宫,当然是各有各的热闹可参与。
宏武二十七年,仲春来临,夹钟之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