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贾贵妃日常 > 第73章

第73章(1/3)

目录

第73章

东都,皇太子最近日子过得一点也不好。

石侍妾死了,还是被君父给赐死。虽然天使来传圣谕之时有一些暗示,宏武帝的话也说的通透。一切不过是为着皇太子善后。

堂堂皇太子需要君父来善后,不是无能,还能是什么?

石侍妾的死,在皇太子的眼中只是一个开端。再往后东都死掉的人更多。钦差办事,手段更辣更狠。

或者说钦差得着宏武帝的示意,只要跟皇太子的侍妾石氏亲爹这一个出头椽子的一拖累。拔萝卜带出泥,这里面牵连的人就更多。

在宏武帝的眼中,所谓善后自然就是贪官污吏这等不能尽职尽责,还总拖朝廷后腿的全部挖干净。

一拔一拔的挖,只要皇帝想,不可能挖不出来。当官办事有真正廉洁清白的好官吗?

可能有,不过便是有,也会如夜空的皎皎明月,太显眼太少了,那是绝对少数里的绝对少数。

贪官可怕与否,在宏武帝的眼中就是能否办事情,继续朝廷扫掉麻烦的就是好官。拖一些稀在那里,还想朝廷替他收拾,这等牧羊犬皇帝不收拾,难不成还等着人祸越闹越大?

要知道星星之火之所以燎原,这自然是一些人准备的干柴太多。其时干柴如果不是干柴?

这一切未必就会发生。

“孤的岳丈被抓了?”李茂鼎问着身边的崔长史。

崔长史眉头差一点皱成一个川字。崔长史回话道:“殿下,镇国公如今平安无恙。京都东宫的太子妃和大郡主也一切安好。”

崔长史就提醒皇太子,可别咒您的亲岳丈,他出事,东宫能安稳吗?

“奉卿,孤说得是素素的父亲,在孤心底素素的父亲也是孤的岳丈。”皇太子李茂鼎回话道。

崔长史一听这话,他差一点没气得吐血。

皇太子嘴里的素素,自然就是被宏武帝赐死的石侍妾。这一位闺名素素。

崔长史就不懂,这一位石侍妾多大的本事。这把皇太子惑得三迷五倒,连认石氏的亲爹当岳丈的事情都干得出来。这让镇国公府知道了,镇国公会怎么想皇太子。

“殿下,您的岳丈大人只能有一位,也只能是京都的钟公爷。”崔长兄叹息一声后,他小心的提醒话道。

崔长史的提醒,皇太子李茂鼎好歹能听进去。李茂鼎不回话,他就是沉默下来。

瞧着皇太子这等抵触的情绪。崔长史又说道:“京都的消息,秋猎之时皇帝替四位公主殿下指婚。在秋猎里,燕王和蜀王皆露脸,皇上各有赏赐。太子殿下,还请您以大局为重。”

对于崔长史而言,他想替皇太子收拾烂摊子,这本事有限。真的不是为着前程,他挺想请这一位另请高明。

“孤知道。”李茂鼎又没聋又没瞎,京都来的消息他都知晓。他说道:“父皇要换孤,不过让孤给二弟腾出来位置。”

这时候的李茂鼎有一点心灰意懒

。他说道:“素素殁了,她爹孤也没有保住。孤这东宫皇太子还有几份体面?”

对于皇太子而言,他觉得自己已经没脸。

崔长史说道:“这一回出事情,钦差大人用力过猛。显然一切来自京都的指示。一些应该闭嘴的人已经提前闭嘴。殿下,皇上是在乎您的。若不然何必在东都大动干戈。”

在崔长史的眼中,宏武帝已经替皇太子开脱了。反正能知道皇太子黑料的人选,除了他这一位替皇太子办事的去了洪洞县,他逃过一劫外。

其它皇太子身边的,有一个算一个的知情者全部闭口。当然不是封禁令什么的,就是物理意义上的永远闭口。

什么人不会开嘴说话,还是永远。只有死掉的人。

“奉卿之意,这一回孤的错处在父皇眼中已经逃脱。”李茂鼎听懂心腹的意思,他有一点不敢相信。

“石侍妾的死就是皇上的答案。她死,一切结束。”崔长史这会儿懂了,皇太子是在替石侍妾伤心吗?一定的。

但是更多的还是皇太子恐慌,如今有崔长史的安慰,他自然自己安然脱身,君父也不会再罚。

皇太子李茂鼎觉得他又行了。

“那孤也不好一直在东都懈留。我等还是赶紧东巡。”皇太子也想脱离麻烦。前面他就觉得前途无望,才会消极态度。现在知道自己没问题,皇太子又信心满满。

“臣谨尊殿下之令。”崔长史瞧着活泛过来的皇太子,他没有拒绝的意思。他也盼着皇太子赶紧离开东都,东都这地方克皇太子,完克。

宏武二十二年,秋,皇太子李茂鼎离开东都。在东边巡视一番,一直拖到宏武帝二十二年的孟冬临,应钟月的时候,皇太子李茂鼎打包一下,准备收拾收拾归京过年。

宏武二十二年,皇帝虽然给四位公主赐婚。但是公主当然不急着下降驸马。至于驸马未来能不能迎娶公主,还要看着他们的建功立业成绩如何?

皇帝重成绩,皇帝不重门户之争。

宏武二十二年,仲冬之时,黄钟之月。皇太子李茂鼎回到京都。

皇帝对于皇太子的归来,他的态度淡然。

泰和宫,御书房。

皇太子李茂鼎把自己一路出巡的经历呈报上去。皇太子的奏本搁到皇帝御桌上时。李恒没有急着看。

李恒的目光落在长子身上,他问道:“你还有什么话对朕讲吗?”李恒想听一听皇太子的心声。

机会给不给?

宏武帝给了。

“儿臣在奏本之中详细写明一一经历。儿臣错了,往昔不懂父皇待儿臣的看护,以至于在东都差一点铸成大祸。儿臣请父皇责罚。”皇太子李茂鼎跪下来请罪。

瞧着皇太子真诚的认错,李恒点点头,他说道:“男儿办错事情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不懂得悔改。朕还想察看一下你往后的表现。”

“你先去退下,去两宫皇太后处问安。再去见一见你的母妃。她们皆是你的长辈,你离开京

都,她们也是挂念于你。去吧。()”李恒摆摆手,他示意皇太子李茂鼎告退。

得着君父示意,皇太子李茂鼎恭敬谢礼后,退出御书房。

皇太子走了,李恒才打开皇帝的奏本,李恒仔细的翻看了两回。

里面倒是老实的交待错处,这在皇帝看来就挺好。至于皇太子是真改,还是假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在时光之下,一切都会显露出来。李恒这一位帝王且不急。

长寿宫。

钱太后见着归来的皇太子,本为的一些抱怨心声这时候哪能讲出来。钱太后瞧着晒黑的皇太子,她的心头也有心疼。

这一个孩子是钱太后打小看着长大,或者说李茂鼎的身上也流着钱氏一族的血脉。

比起其它的皇子皇女,李茂鼎这一位皇太子给钱太后的亲近感最深。

因着思念儿子,钱淑妃没有玉衡宫里的等候。钱淑妃直接就在长寿宫里候着。

钱淑妃见着向皇太后,向她自己问安的皇太子。

钱淑妃拿着手帕子擦试泪水。这等时候哭泣,于钱淑妃而喜极而泣。

回来就好。○()”钱太后说道:“茂鼎,你一归来,哀家和你母妃就心安。”

“累皇祖母担忧,累母妃担忧。”李茂鼎此时也有愧疚之色。

东都他惹事,在宫廷之内的祖母和母妃如何担忧。如今一见亲人,他心头当然有愧疚之意。但是这一点也不代表了皇太子就不捅了篓子。只能说缕教缕不改,皇太子李茂鼎也算得惯犯。

至于是改不了,还是皇太子的耳根子太软,总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故事。

在长寿宫待一些时辰。李茂鼎陪着皇祖母和母妃说一些话。他说,她们听。

东都发生的一些事情,钱太后和钱淑妃都在装傻,都装着不知道。皇太子不提,她们也不提。所有人都默契的装着一些事情已经过去。

在长寿宫问安后,皇太子又去一趟长乐宫。

在长乐宫里待的时间更短,尔后,皇太子李茂鼎就回东宫。

李茂鼎归来,他一位皇太子当然就是东宫的主心骨。

太子妃钟氏在见着皇太子时满面激动。她的眼眸子里盈盈含着泪花。

“殿下平安无恙,真是祖宗保佑。”太子妃双手合十,她在感念李家的列祖列宗。

“这些日子辛苦太子妃。”李茂鼎在东都时发晕,他心疼石素素,心疼的觉得没了她一天也没有活路。

等着回到东宫,他见到太子妃的时候,他貌似又觉得石侍妾的殁了,又好像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不辛苦,全是份内之事。”太子妃笑着回了话。尔后,太子妃跟陪嫁嬷嬷说道:“嬷嬷,快把大郡主抱来,也让她见一见自己的父王。”

一岁半的大郡主已经会喊人。她被奶嬷嬷一抱来后,她伸手就向太子妃要着抱抱。

小小人儿可爱又漂亮。一切落在太子妃的眼中当

()然是满心欢喜。太子妃抱起闺女。她笑道:“来(),我家的大郡主也喊人。瞧瞧?[((),这是谁?”

太子妃指着皇太子,她这一说话,大郡主的目光就落在亲爹身上。不过对于皇太子,在郡主的眼中自然是陌生人。

于是大郡主就往母妃的怀里钻。太子妃哄着女儿,她说道:“快看,这是父王,乖娘,快喊父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