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第 101 章 晋江独家发布(1/2)
赵岚以为玉城是要问侯思远那边的情况,便对他说道:“我这几天这么忙,还没有时间去打电话,今天一定去打。”
玉城并不是要问这件事情,他叹了口气对赵岚说道:“英旗那边要和我解约,我的经纪人说是季家去打了招呼,他让我以后就在内地拍戏算了。
可我总要有个公司吧,听说你成立了一个艺人经纪公司,我可不可以在你的公司挂靠一下?”
赵岚还挺惊讶的,以玉城现在的知名度,完全不用找艺人经纪公司挂靠,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名气成立一个经纪公司,带自己的团队。
不过这样想的时候,赵岚很快就想明白玉城为什么想找经纪公司挂靠了。
就和港台的资本进入内地市场一样,一般都会和当地的企业合作,这样有利于快速开展业务,也有人带着接触内地的关系。
玉城虽然可以利用自己的名气成立经纪公司,但他却难以依靠自己的名气一下打开局面,挂靠自己的公司就不一样了,揽胜经纪公司虽然刚刚起步。
但也有实力、知名度、人脉关系和自己这个导演老板。
就像那几个京剧演员想签约到经纪公司的心思一样,有自己这个导演老板在,戏约总是不缺的。
赵岚想了想,对玉城说道:“可以呀!让你的经纪人去海市找裴经理,让他们俩商量合作的细节,到时候我们再商量。你和新人不一样,肯定会给你最高的待遇,分成也会是最高的。
不过你也知道内地的市场还不成熟,即使是这样,收入也不能和港市那边相提并论,不过未来可就不一样了。”
玉城对现实情况有心理准备,而且他现在也是不缺钱,只要能快速在内地的市场打开知名度就可以,主要是他在港市也混不下去了。
既然人都要在自己手里混了,赵岚自然就主动了起来,回到了宾馆,她在前台那里借电话给侯思远打了过去。
不过赵岚并没有让侯思远去帮玉城打招呼,只是问他和郭安娜事情有没有调和的余地,这并不会让侯思远感到很为难。
玉城和郭安娜的事情虽然在媒体那边噤若寒蝉,可四大家族还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只是大家都要相互给个面子,没有人爆料出去而已。
侯思远想了想,对赵岚说道:“既然你想签下他的话,我去给季家那边打个招呼吧,彻底解决掉麻烦比较好?”
赵岚笑了,“闹成这样,季家那位少爷能咽下这口气吗?有余地的话,他带着未婚妻回港市见父母亲人,这事就可以翻篇,如果没有,我不让他回去了。”
玉城的诉求是和詹青结婚,赵岚有把握说服詹青,不过为了结婚顶上丢小命的风险回港市,到底有些强人所难。
侯思远立刻就明白赵岚不想欠自己的人情,嘴角微微上扬,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别以为隔了一个海关,他就不知道韩鑫跟着赵岚进了剧组,这么上心,要是没有一点外因推波助澜,他们只怕不会产生分歧,所以有机会,侯思远还是想推上一把的。
“难得你对我开口,我肯定尽量帮你解决,这段时间这个号码能找到你吗?”
赵岚和莫文的房间都有电话,赵岚没有半分犹豫,把房间里的分机号告诉了他。
挂了电话的赵岚,脸上露出了一丝得逞的笑容,嘴上嘟囔道:“这可是你主动帮忙,可不是我求你啊。”
侯思远是资本家,心思难测,耍点心眼倒是没什么,不过对要共度一生的枕边人,赵岚就不能乱来了。
所以赵岚打算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韩鑫,免得他不知道具体情况又乱吃醋。
到了房间之后,赵岚发现韩鑫正在疯狂敲键盘,走过去,想看他的写作进度,没想到他并不是在写小说或者动画片的剧本,而是在写新闻稿。
上次韩鑫发出去的那篇新闻稿,报社跟他说被录用了,但过去了这么久却没有被发出来。
韩鑫虽然说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可以,不过还是紧张了好几天,时间久了报社还是没有发表,他才淡定下来。
赵岚见他现在写的内容和跟之前那篇记叙新闻很像,并不是又写东北三省下岗工人的情况,而是在写京剧团里面老师傅的自述。
赵岚坐到他旁边,头靠在他的肩膀上,盯着他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呢喃地问道:“又有报社找你约稿了吗?”
韩鑫停下打字的手,把赵岚抱到了前面,他从后背抱着她,让她仔细看一下上面的内容。
“你仔细看。”
刚开始看确实有点像上次他写的那个记叙新闻,仔细看的话却有些区别,因为都是真实记叙,并没什么修缮,稍微看了几行之后,赵岚就发现不是新闻稿。
“你在准备新剧本的素材啊?”
韩鑫记述了很多京剧老师傅的自述,有些人擅长尚派,有些擅长梅派,都在讲述京剧辉煌时代,流派代表如何受人欢迎,对比现在又如何没落。
几个京剧团的团长虽然嘴硬说京剧没有没落,可这些来配戏的老师傅都经历过辉煌时代,京剧有没有没落,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
韩鑫在赵岚的脸颊上亲了一下,承认道:“最近这段时间我采访了很多剧院里的老师傅,他们回忆了很多京剧辉煌时代的故事,还感叹京剧的未来。
这些老师傅一天天地变老,也许再过十多年就彻底离开京剧团了,到时候如果有人想写这方面的剧本,可能没有这么好的素材了,我写这个素材,也不一定要拍出来,以后也可以写成小说。”
韩鑫正在写的科学修仙传,是依靠他上辈子学习理科的知识为基础,虚实结合,其余的就依靠莫文办公室的资料室补充完成,还有赵岚的帮助。
既然要吃这碗饭,不能一直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吧?总有一天他要dú • lì完成小说,所以他要开始丰富自己的素材。
赵岚欣慰地对他说道:“我发现你越来越厉害了,现场那么嘈杂的环境都能专心写作,还在我看不到的时候采访了这么多人。”
采访这个技能还是他第一次写新闻稿,被赵岚批得体无完肤,说他脱离了人民群众,让他去线下调研一下重写,后面他要写什么新闻,都会先去调研一下。
韩鑫要做什么,只要不对,赵岚都会引导他,可也只引导过一次,后面他都能做得很好,这么久了,之所以还没那么自信,主要是重生惹的祸,当然了,还有赵岚这个变态随时在身边的原因。
最近韩鑫发现了一件事,他只要远离父母就会渐渐淡忘重生的事,可能是因为现在和上辈子不一样了。
听了赵岚的夸赞,韩鑫忍不住笑了,“哪有这么厉害啊?大家都是那么忙,谁管我干什么,周围是吵了点,只要沉下心,其实也还好。
你觉得我进步了,可能我发现怎么走自己的路了吧?这还没有开始走呢,不要夸我,万一先骄傲上了怎么办?”
其实赵岚早就提醒过他了,写作就是现实与虚幻的结合,这本科学修仙传的底子,是上辈子学过的数理化。可他总不能永远都依靠上辈子的所学吧?
所以活到老学到老说得一点没错,他得继续积累知识储备。
见韩鑫神态平和从容自信,赵岚好笑地问道:“在事业上,你知道要怎么走自己的路,那在感情上,能不能再成熟一点?”
韩鑫立刻把赵岚转了一个身,正对着他,问道:“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玉城主动想挂靠揽胜经纪公司,赵岚还是挺高兴的,所以笑着对韩鑫把这件事情原原本本地说出来,还着重声明她利用侯思远解决玉城在港市的麻烦。
赵岚说话太有技巧了,韩鑫果然没有吃醋,不过却皱着眉头说道:“其实你耍不耍小心眼,也是欠他一个人情。”
赵岚无奈地叹了口气,“有什么办法呢?底牌太少了,只能耍无赖,我也想让所有人都来有求于我,可目前暂时还做不到。”
韩鑫咬了咬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变得更加强大。
可是韩鑫上辈子就是一个老师,他想强大起来,除了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之外,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不过有些时候运势来了,想挡都挡不住。
韩鑫那篇自力更生的新闻稿并不像赵岚所预想的那样让报社拿去试水,毕竟出了什么问题的话,报社也要承担责任,他们是把这篇新闻稿上交了。
上面的领导觉得韩鑫写得很好,也同意报社发表的意思,只是让他们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就像赵岚所说,东北三省几十万人下岗,国家不可能视而不见,总是要想办法安置这些人,除了安排没有技能的普通工人从事服务性岗位之外。
还要把有专业技术的工人安排到有需要的地方去上班。
而这个地方就是羊城划出来的一个新区,那边需要大量的工人和人员去补充,然后韩鑫的这篇报道就被所有主流报纸挂上了头版。
在这之前,韩鑫虽然还挺火的,但仅限小说圈子里,没看过小说的人并不知道他是谁。这篇新闻挂在几个正规报纸的头版上后,他一下子就火爆了起来。
连带《华夏文摘》的销量也呈现了明显上涨趋势。
韩鑫是十全十美并不是什么特别秘密的事,不少媒体打听到了他的行踪,于是一剪梅剧团外面来了很多记者,更不要说剧组包下来的宾馆了。
赵岚见韩鑫神情焦虑的模样,尝试性地问道,“要不你回海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