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比赛ing 拜托这可是带攻击的飞机欸(2/3)
不知道这帮大佬们看学生们的作品是啥感受,会不会觉得和小儿玩具一般,但苏月看得津津有味。
她再一次感受到了,聪明人真的很多,就说这些同学,能在这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的人,那都是聪明人里的聪明人。
他们做出来的作品,有的让苏月都大开眼界。
比如有一组展示的是一个集过滤及加热一体的饮水设备,能将户外收集的雨水等过滤成可食用水,并在短时间内加热至八十多度。
这个再完善完善不就是饮水机了吗而且它这个还有过滤功能,在野外工作的人群以及在缺水的地方生活的人,可以使用这个将雨水等户外水利用起来。
还有一组展示是一种消毒柜,类似随身携带的医药箱大小。
苏月挠挠下巴,想到她妈的职业,这玩意儿是不是能保存某些药物或者手术器械
除此以外,还有农业机械类,像他们学校那个学长的队伍展示的小型收割机,以及其他队的自动玉米追肥机、锄草机等等。
又过了几个,终于到了李天和他们这一组,李天和抱着东西,从苏月身边走过,何茜赵庆跟在他身后,三人走上台。
“各位老师好,我是31号参赛小队队长李天和,这是我们小队的作品仿生螃蟹型探测器。”
李天和将一个形似螃蟹的机器放在桌子上,一一介绍“我们这件作品是基于螃蟹仿生原理衍生出来的可移动性探测器,采用六条腿部构件,保证了该探测器运动的稳定性,能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中行动同时装备了红外线热成像仪,可运用于检测灾后救援等情况”
金凤小声嘀咕了一句“他这个怎么跟我们的这么像”用处都一样,除了一个是地上跑的,一个是天上飞的。
苏月听着听着,莫名想起一件事,话说他们那份失踪的报告到底去哪儿了
台上李天和已经开始展示,他将螃蟹型探测器放在地上,拿着一个遥控器,操纵着“螃蟹”在地上走动。
深蓝色的“螃蟹”六条腿同时移动,速度不慢,绕着展示台的桌腿转了一圈,两只眼睛的位置被红外线热成像仪取代。
李天和转动了一下手柄,台下观看的同学眼尖地发现螃蟹眼睛甚至左右转了转。
“动了,动了”
“移动的速度很快,动作也很流畅,没有出现卡顿”
“地震之后,要是有这个探测器,是不是能帮忙发现幸存人员”
“应该能,就是不知道能坚持多久,要是时间过短,就比较鸡肋了”
“不管鸡不鸡肋,他们这个螃蟹目前来看,都是一件比较成熟的作品了。”
“是,这倒是”
不少人都赞同这一看法。
“到目前为止,这个是最优秀的一个了,不知道能不能进前三,京大的学生果然不可小觑啊,听说他们队长,那个叫李天和的还是大一新生呢。”
“真的啊,厉害了啊”
李天和听不清看台上的夸赞,却能看到评委老师们露出满意的表情,有一个老师甚至还点了点头。
李天和心中暗喜,努力保持住表面的淡定,从台上下来后,再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从苏月旁边经过时,他停了停,今天第一次主动打招呼“苏月同学,你们小组包裹得那么严实,不知道是什么作品”
苏月抬头,微笑“李同学想知道拭目以待哦。”
等人走了,金凤凑近苏月,小声问“我一直想问,月月你哪儿得罪他了怎么感觉他对你那么大敌意”光今天对着他们队都黑了几次脸,瞅着月月的眼神也怎么看怎么不善。
苏月耸肩“大概是嫉妒吧,闻教授说了,不招人嫉妒的是庸才。”
金凤默默竖起大拇指,她也听过化院闻教授的大名,这话是闻教授能说出来的。
“可是,他们队不会真拿前三吧”虽然大家灵感相似也是常有的事,但怎么就觉得那么憋屈呢
金凤把原因归于李天和对他们的敌视,你都敌视我们了,我总不能还为你获奖高兴吧
她又有些焦虑,关键场合,他们的飞鹰号不会掉链子吧
姚稷瞄了苏月一眼又一眼,苏月疑惑地看过去,姚稷靠近了些,悄声道“我觉得我们的更厉害。”
苏月弯了弯眼睛“我也觉得”
李天和他们队是31号,苏月他们是56号,中间还有一十多支队,比赛还在继续。
也不是所有队的作品都有看点,在接连看了好几支队伍展示后,苏月都有点无聊了,不止她,其他人也有点兴致缺缺。
好在,35号展示结束,就到了中场休息时间,一共五十六支队伍,平均一支队伍510分钟,一上午根本展示不完。
主办方给安排了午饭,吃完饭,休息时间约莫有半个小时,而后再继续。
吃饭的地方就在体育馆,不过不在赛场里,在这段时间内,各个队伍都小心看守自己队的作品,不说放不放心,这也是对作品的负责。
有的队伍作品体积比较大,队友们就轮流吃饭。像苏月他们这样的,能够携带的,方便多了,随身携带上,吃完饭再回来。
中午吃饭,也有同学好奇他们的作品,苏月一概都以保密回答。
下午一点半比赛继续,大家吃饱喝足,又犯起了困,没想到下午第一个上场的队伍就给大家放了个炸。
“仿生蝎子监测器”苏月坐直了身体。
这是来自哈市工业大学的一支队伍的作品,乍看和李天和他们队的略有相似,外形都是六条腿的节肢动物。
看台上的其他队同学也略有议论“看着很像啊,一个检测器,一个监测器”
但随着该队伍的介绍,大家就意识到了两者的不同。
仿生蝎子监测器是一种作用于矿山环境的机器,它能够自主采样,监测矿洞中危险气体浓度,甚至能够完成部分勘探工作。
看台上众人交头接耳,有一肚子话要说。
“我去,这些同学怎么一个比一个厉害啊前一个还只是检测,这个都能兼顾采样、检测、勘探三种功能了”
“这个要是运用到实际中,就能避免部分危险事故的发生了吧对矿上的工人来说,可是一件好东西”
“还不知道实际效果怎么样呢”
“应该不会有假,那个队长你知道是谁吗凌弘他们那一届苏省的状元”
“原来是他啊怪不得能做出来这玩意儿,看评委老师们那么满意,说不定冠军就是他们队了”
议论声传到李天和的耳朵里,他攥紧了拳头,什么冠军老师都没说冠军,你们就知道了
什么鬼蝎子监测器,跟他们学,有没有点新意
让他心情更不好的还在后头,下午的作品质量颇高,除了哈市工业大学的蝎子监测器,还有好几个值得说道,其中一个甚至引起了不少同学好奇,那是科大一支队伍的作品一只机器狗。
黑白相间的机器狗,能发出“汪汪”的叫声,脑袋还能转动,玻璃珠做的眼睛在感应到人时,还会发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