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造化 他可真会玩(1/2)
去海会寺的这日,下起了小雪。
如今京城中,没有人再敢当着人的面说含璋的不是。
当初福临命吴良辅的人鞭挞的那些人,他们身上的伤早就好了。可是那痛却留在了心上,留在了记忆中,时刻叫他们谨记,如今的皇后娘娘,是不容许被人随意诋毁污蔑的。
福临要为含璋树立好名声,要不许人议论她。
恩威并施,方能周全妥当。从海会寺里走一遭,将那名声做足做实了,就会有人顾忌着佛祖降罪,不敢再言及皇后万分之一了。
就如同那个时候,皇太后认通玄教师汤若望为义父是差不多的道理。
帝后摆驾海会寺,天子近臣宠臣都跟着一道来了,在外殿为皇后娘娘诵经祈福。
含璋只当是来走个过场的。为她的身份镀一层金,为她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安排。
海会寺的住持憨璞禅师,也成了福临的工具人。
至少,在见到憨璞禅师之前,含璋是这样想的。
佛堂静室,含璋端身坐在榻上。
她焚香沐浴,需在这里斋戒三日。本来是她一个人在这里的,福临不放心,把规矩改了,他也要陪着她在这里。
明.心.开.悟的皇后娘娘,需与憨璞禅师论道。这三日过后,皇后娘娘的名声,便会随着佛门传扬四海了。
“本宫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过场的。没想到憨璞禅师这样认真。”
含璋坐在首座上,福临陪在她的身边,这好似是第一次这样。
含璋是绝对的主角。她也很有这样的自觉,并不觉得福临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不妥,也不觉得福临屈居在侧位有什么样的不对劲。
若是外头的臣子们瞧见了,怕是要大惊小怪的。可他们不是瞧不见么。
也就只有一个憨璞看见了。但佛门中人,轻易不开口评说俗世之事的。
他面前的可是大清的皇上皇后,他也没有这个资格说什么。
不过见面之后,含璋对憨璞的说辞很有些不满,她直接就指出来了。
“既然说的这么认真。那本宫也辩一辩吧。”
“禅师方才说,经过此番,本宫之名可随佛门名扬四海。这话不妥当。本宫是大清皇后。本宫明.心.开.悟,受佛.祖.点.化,也因为本宫是皇后。国朝有皇上,后宫有皇后,何须名扬四海。这是伦理纲常,世人皆知。”
含璋是不愿意被佛门反向捆绑。
汤若望当年也是想这样。不过没怎么成功。倒是朝廷将他所用了。虽招致了一帮子人暗中不满,攻讦打击,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没有撼动过西洋历法的地位。
含璋也是如是想。福临与她,可以把佛门当做工具,却不可以被任一佛门捆绑。否则的话,只怕遗患无穷。
眼前的这个憨璞禅师,怕也是有些心思的。
虽然福临应允了她,绝不出家,绝对跟佛门保持距离,但是含璋还是不能丢了这份警惕之心。
要知道佛门里对福临,是兴趣深厚。就冲着他读过的万册佛书,在他们成婚之前,福临经常与僧侣们论道南海子,含璋可以肯定,佛门中人,总会有些狂热的信徒,想要将福临度化成他们中的一员的。
历史上就已经给过含璋答案了。不是吗?
含璋对他们,不可能全然的信任。
憨璞沉静道:“檀主所言甚是。此间南边离乱,朝廷事忙,小民事难。僧侣一道,深入山间,穿山入林,教化有缘人。四海之内,檀主的名声,山巅亦有回响。”
含璋笑了:“你不懂。大清迟早一统海内。哪怕寸板入山下海,所到之处,也都是大清的国土。僧侣丈量土地,走遍万方,也走不出大清的国掌。除非,你们当真背井离乡,去了别处度化他乡万民。”
憨璞的目光亮了一瞬,然后恭敬给含璋行礼,又给福临行礼。
含璋转头望了望福临,福临对着她浅浅一笑,轻轻握了握她的手,就正经坐好了。
这倒是真新鲜了。
福临以前对佛书还有些兴趣的时候,在宫里待的心烦,到南海子上去散心,召些得道高僧论道谈经。
来之前,还想着含璋没瞧过什么经书,又舍不得逼着她看些经书。
福临就想着,若是说不过,他帮着说几句就成了。绝不能让含含露怯。
结果倒是叫他惊喜了。
他晓得他的含含通汉书,能字画,读过不少的典籍,甚至学问在宫里是除了太后外是最厉害的。
却没想到,她是这样论道的。这论道也论的有模有样的。虽传统有别,却也有来有往,格外新鲜有趣。
福临听住了。倒是想多听一些。
福临从来对这些得道高僧都是待之以礼的,还从没有这样争锋相对过。
他知道小皇后不喜他读那么些佛书,更怕他出家去做和尚。没想到她厌恶此间到了这等地步,和憨璞还面对面的对峙起来了。
然而憨璞的下一句话,却让福临的目光立时锋锐的望了过来。
“檀主是真正开悟之人。檀主佛缘深厚,贫道等皆不能及。”
憨璞恭敬道,“贫道等还需修炼加持。檀主却生来与佛有缘。万千世界,一花一叶,檀主去而往来,是为大造化也。”
今日的会面,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这都是提前安排好了的。
福临让吴良辅提前交代过。可憨璞说的这些话,压根没有一句是他应该说的。全是他自己自作主张说出来的。
福临恼怒,听听那说的是什么话。佛缘深厚,这什么意思?
难不成,还要他的小皇后出家舍身不成?
“性聪禅师。”福临冷道,“你退下吧。”
憨璞依言行礼。只是退出之前,他终究还是忍不住,转头对着含璋揖身道:“檀主,你与佛门缘分深厚。你是该皈依我佛的。”
要不是含璋拦着,福临就真的一脚踹过去了。
憨璞跑的倒是挺快的。
仓皇而去的背影,有了点落荒而逃的意思。但到底佛养深厚,出去后那几步,又恢复了高僧的模样。
“朕要打死他。”
福临没能如愿动手,就想把吴良辅叫进来,吩咐吴良辅带人打死憨璞。
含璋把福临拦着,不许他喊吴良辅进来,她道:“皇上把人打死了,皇上先前的一番苦心布置就白费了。”
福临还是不能忍:“他撺掇你出家。含含,你是朕的皇后,他们怎么敢的啊?”
事先准备好的话一句不说。结果说出来的全是些混账话。福临是全听见了,但有些话云里雾里,福临只当是出家人故作的高深莫测,可憨璞让含璋皈依佛门的话,彻底点燃了福临的怒火。
含璋牵着福临坐下来,抚着他的心口给他慢慢顺气:“他们有什么不敢的呢?说不定心里还为此激动不已呢。若能说动当今皇后皈依佛门出家,在他们眼中也是一种荣耀吧。”
福临冷道:“真要如此,朕就把他们全杀了。”
含璋倒笑了。她是想起历史上福临干过的那些事儿了。
“佛门中人,有惜命的,也有不惜命只重终身荣耀的。”含璋含笑道,“难道皇上当初与他们论道时,他们就没有夸过皇上有慧根,话里话外的意思,想要皇上也皈依佛门的么?”
那都是少年时候的事情了。
福临回想了一下,还是有的。这些人里头,总归是有几个胆子大的。
不过说的很委婉,福临只当笑谈。心动或许是心动过的,可他当时心结未解,根本不可能抛下一切去出家。壮志未酬,怎么可能愿意遁入空门呢?
他拒绝了。就没有人敢再提起。但现在,却有人胆大包天的直接要他的小皇后出家了。
憨璞如今,也胆子大了吗?
含璋哄了一会儿,到底是把福临给哄住了。虽然不高兴,却也没有再要叫吴良辅进来喊打喊杀了。
含璋怕他反复,还是牵着他,手还放在他的胸口上,慢慢给他顺气。
福临喝热茶的功夫,含璋见他沉思不语,含璋这才抽空思索方才憨璞说的那几句话。
福临说憨璞是得道高僧,含璋心中始终存疑。
知道憨璞点破了她的来历。去而往来四个字,真是含意颇深啊。
憨璞有关她来历的话并不多,就那么些字,却值得含璋心中反复思量。
憨璞或许是真的看破了她的来历,知道她不是此间的人。
而也有一种可能。那董鄂氏不是误以为她也是重生的么。董鄂氏与海会寺来往密切,难保不是董鄂氏将这件事告知憨璞,让憨璞来说这些话动摇她,试探她的。
董鄂氏的目的,该不会是想要劝她皈依佛门出家吧?
含璋所知有限,实在是不能揣测出更多的事了。
她瞧了瞧福临,福临正看着她呢,她便就着福临的茶盏,将最后一口热茶饮尽了。
福临拦着她,不许她喝他剩下的,结果手慢一步,叫含璋得逞了。
瞧着笑意吟吟的小皇后,福临要再给她倒一盏,手却被含璋给摁住了。
含璋笑道:“要和皇上说说话。”
福临做出认真倾听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