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从盘点古代巾帼开始[历史直播] > 147.儒皮法骨

147.儒皮法骨(1/4)

目录

“在说赵飞燕姐妹前,我们先简单捋一捋她们所处时代背景。前面说到卫太子一脉唯一的遗孤刘病已成为了大汉天子。刘病已登基后,因其名字为常见字,担心百姓避尊者讳而有不便,于是更名刘询。”

“汉宣帝刘询在位时国家进一步实现了休养生息,史称孝宣中兴亦或是孝宣之治。作为帝王职业中出生即达成坐牢成就,虽非开国之君却没有接受过皇帝职业规培的皇帝。刘询在登基后,根据前辈经验,对大汉治国之道做了个一个总结:即‘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

“儒术过于依赖‘人治’,而所谓人治又太过讲究人情世故。人皆有私欲,即便是圣人都无法免俗,因此这些私欲需要‘法’来束缚。如果说儒的具现是道德,那么法就是最低的道德行为标准。后世之人总结封建王朝的统治相对认可的是儒皮法骨道家脑。”

听到“儒皮法骨道家脑”,秦始皇和命运已经改变的秦二世扶苏皆是心下一震。相较于后面的王朝,摸着石头过河的大秦就像一个懵懂的小孩子,需要更多的理论指导来支持他们实践,走向更远。

侧重法家的秦始皇从这句话中意识到了儒家的作用,那就是以儒家来松弛太过紧绷的大秦。而扶苏则意识到了即便要用儒家,也不能轻易舍弃法家。如果说法家是大秦的基石,那么儒家却可作为大秦光鲜的外衣。

“在我们教科书上提到汉武帝会说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多人可能会以为他是那种喜欢儒术的帝王。但实际操作中汉武帝只是用儒术的某些思想来加强中央集权,并没有真的专任儒术,即便是当时的大儒董仲舒也是被他用过就丢。”

“为了拍皇帝马屁,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许多大刀阔斧的‘注释’,去掉了孔孟二圣诸多‘不合时宜’的东西。比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许多君王眼中就是不合时宜的,相较而言董仲舒将君放在第一位的君权神授显然更让皇帝们喜欢。”

“这种加工很讨皇帝欢心,但是人民群众不买账。董仲舒这套理论省了汉武帝许多事情,但董仲舒在后世名声可不咋样,反正对于这位大儒我是不太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的。君权神授不是加强集权的必须内容,但后面却遗毒不浅。”

“在百姓普遍没有读书机会的时代,君权神授这种东西于聚拢人心,加强中央集权确实是一条捷径。但怕就怕有些谎话说久了,不仅骗了百姓,连自己也骗了。许多君王用来糊弄下层百姓的东西,最后基本是把自己的后人一并忽悠进去了。”

“真以为当了皇帝就江山稳固不可动摇了,却忘了百姓才是君王坐稳皇位的基石。实际上,绝大多数皇帝只是自己投了个好胎,出生即巅峰,偏还不知道珍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