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2/4)
若是能,她也不会是文盲了。
看来她是没戏了,沈美云转头去看沈秋梅,沈秋梅顿时摆手,“别看我,我也不行,我就读了小学三年级。”
她翻看着沈美云记录的数据,从头到尾过了一遍,“别说我小学三年级了,美云,就你写的这些东西,你去问问咱们驻队初三毕业,或者说读过中专和高中的,他们能不能做下来。”
“我觉得很难。”
因为沈美云的这一套数据,太过细致了,不识字是一方面,就算是识字了,也没这个耐心。
沈美云倒是不勉强,“那你们先跟着大河做吧。”
“我手里的这块东西,也不急。”
李大河听到这话,他难得抿着唇笑了笑,“沈厂长,你这套东西拿到部队去,没几个人愿意学,他们宁愿来扫一天猪圈,打一天猪草,都不愿意做你手里的这套活。”
扫猪圈,打猪草这是明面上的体力活,看着累,但是做完了会很舒服,累了就倒头睡。
但是沈美云手里的这个记录本不行,每天纪录繁杂的数据,若是记错一点,到了月底对不上号,那真是急的睡不着觉。
之前李大河也想过,他每天做这么多活,但是沈美云每天就一个小时弄完。
他还想着,把沈美云那一套也学过来,学了一个星期后,李大河宁愿去做体力活,也不愿意去记录数据。
太麻烦了。
每次记录一笔数据下去,他会反复的核对,生怕自己记录错了,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反复的去想。
然后一宿睡觉做梦都是
()数据做错了,对不上号,在梦里面还被领导追着批评。
别提多难受了。
就那一个星期后,李大河果断还是选择他的体力活,体力活虽然累,但是脑子不累啊。
对于他这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来说,做这种简单不动脑子的货,简直太舒服了。
所以,李大河果断放弃了学沈美云手里的那一套工作。
那真不是普通人能坐下来的。
“沈厂长——”一位小战士进来了,“司务长说,那边的鸡苗出来了。”
沈美云嗳了一声,“就来。”
“你们先跟着大河学吧,我出去一趟。”
沈秋梅点点头,“这里交给我们,你放心。”
沈美云出去后,就注意到还有五六个人,在另外一边搭建厂房,厂房的主体已经做好了。
现在就差上石棉瓦了。
沈美云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司务长他们在哪里了?”
问的是那个小战士。
“现在在食堂。”
沈美云嗯了一声,先去了一趟食堂的后厨,司务长和黄韵达都在。
他们面前放着一个小纸箱子。
里面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
“美云,你来了。”
司务长喊了一声,沈美云点了点头,“鸡苗都来了?”在看到那小箱子的鸡苗时,她顿时愣了下,“只有这么多吗?”
司务长,“这里只有五十只。”
黄韵达跟着解释,“天太冷了,小鸡仔不好孵,我娘那也不多,五十只基本都在这里了。”
“如果还要多的,我可以让我娘继续孵,不过要多少,部队给个数。”
沈美云想了下,“我可以去看下吗?”
这——
黄韵达迟疑了下,“算了,都是自己人,我带你去看下。”
沈美云,“真是麻烦了。”
黄韵达是漠河本地人,而且还是附近的,当时炊事班招人的时候,他第一个报名进来,当时他报上名后。
家里还放了三挂鞭炮,对于当地的人家来说,孩子能入伍当兵,那是极为荣耀的事情。
黄韵达家住的离这边不远。
沈美云他们出了部队后,走了十几分钟便到了地方。
他家里就一个娘老子,今年有七十多了,但是瞧着却是精神抖擞,“韵达,你回来了?”
老远听到动静,老太太就迈着小脚,很快的跑了出来。
黄韵达搀扶着她,“娘,我带着我战友他们过来买点鸡苗。”
黄老太一听,顿时笑了起来,“那可是欢迎他们。”
“你很少带战友回来啊。”
黄韵达有些尴尬地搓搓手,他没说话,但是老太太却懂,家里太破了,儿子觉得不好意思往回领人。
人家家里都起了新房子,红转瓦房别提多气派了,就他们家还是土胚房。
想到这里(),黄老太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但是依然朝着沈美云他们寒暄道,“家里有些破,大家别嫌弃啊。”
沈美云接过老太太的手搀扶着,“您这说的什么话,这年头谁家不破?”
“我家还在半山腰上住呢,还不如您家的路程方便。”
这话说的,黄老太顿时喜眯了眼睛,“是啊,我们家虽然破点,但是却胜在位置好,离大路,还有供销社都很近。”
“那这就是好地方了。”
等黄老太进屋后,司务长落在后面,朝着沈美云道,“美云,你家不是在北京吗?”
怎么她说,在半山腰上住?
沈美云,“我舅舅家啊,我爸妈都在那住,不就是在半山腰上?”
“这也行?”
司务长摇摇头,“你这一张嘴真厉害,把人家老太太哄的都找不着北了。”
沈美云,“那你上?”
司务长顿时不吭气了,跟着沈美云老实的进屋去。
黄老太能这个温度孵小鸡,那是因为专门有个土坯屋子,那屋子内一直烧着炭火,一进去能明显感觉到,屋内的温度比外面高一大截。
沈美云身上的棉袄都穿不住了。
“里面温度高,若是热了,可以把棉衣脱了。”
沈美云嗯了一声,就见到老太太走到炕旁边,打开了上面的厚厚的芦花被,下面就放着整整齐齐的一排鸡蛋。
沈美云眼皮子一跳,去摸了下那个炕,“您把炕烧热了?”
黄老太点了点头,“不烧热没办法,这个季节的母鸡不爱孵蛋,我只能自己孵了。”
不然他们家也不会一年四季卖鸡苗了。
“女同志,你是我家韵达带回来的,我也就没把你们当外人,所以这才带你们一起进来了。”
“你们看完了,可别把我这技术说出去了。”
她全凭这个技术,养活一家人的。
沈美云嗯了一声,“自然。”她摸了摸炕,“这温度您控制在多少?”
黄老太哪里知道,她想了想,“我每次孵鸡蛋的时候,我就把手放在上面,我自己摸着是温的就行,不能烫手,若是烫手就把鸡蛋给孵熟了,就这种半温的温度,基本上三天就能出一场鸡苗。”
这是把自己的诀窍都说给沈美云了。
“这些都是受精的鸡蛋?”
黄老太一听这话,顿时笑开了花,“你这孩子说的,若是没受精的鸡蛋,也不能孵的出来不是?”
沈美云倒是有几分不好意思,她看着那被子底下的鸡蛋,转移了话题,“这一批有多少个?”
“三十多个,受精的鸡蛋都在这里了。”
“多久能出苗?”
黄老太,“今天是第一天了,若是顺利的话明天就能破壳了,若是不顺利可能还要在等到两到三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