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2/3)
这几年下来,弘时在雍亲王府备受冷落,猛地遇上如此“热情”的钟氏,顿时让他有种备受重视的感觉,这一颗痴心自然就付了出去。
弘昼耳畔传来钟氏叽叽喳喳的声音,是烦不胜烦,突然扬声道:“阿玛,您怎么来了?”
钟氏一贯脸皮厚,并不怕纸老虎李侧福晋,也不怕真老虎福晋。
毕竟李侧福晋如今被幽禁在院子里,虽说偶尔会将她叫过去训斥几句,但每每李侧福晋刚开口,她就故意装晕,李侧福晋对她也是无可奈何。
至于福晋,虽看着严肃,却打从心眼里瞧不上她,故而并未
训斥过她。
唯有四爷(),她虽见到四爷的次数是寥寥无几?(),可每次看到四爷看向她的目光,她都觉得怪吓人的。
如今她一听到这话,心里是一个哆嗦,下意识就松手,转过头去,打算给四爷请安
只是她身后却是空空如也。
等着她再回过神来时,弘昼与弘历早已跑的是无影无踪。
钟氏那张文静的脸色浮现怒气来,低声道:“这小崽子的确如三阿哥说的那样,真是滑不溜秋。”
“哼,就算是他比泥鳅还滑溜,我也会叫他栽倒在我手上的。”
她的目标很明确,以后可是要当雍亲王福晋的。
虽不敢奢求当嫡福晋,捞个侧福晋当当还是很有把握的,若弘昼在,纵然皇上有心想立三阿哥为世子,可四爷不答应也是没辙,她下定决心叫四爷厌弃弘昼这小崽子。
如今小崽子弘昼拉着弘历是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宛如身后有疯狗追自己似的。
等着他跑到一直跑不动了,这才停下,气喘吁吁道:“哥哥,没想到小三嫂是这样的人。”
弘历是得钮祜禄格格教过的,很少在背后说人是非,如今却也忍不住了:“我听人说小三嫂虽是李额娘娘家嫂子的侄女,可李额娘却是一点都不喜欢小三嫂,经常给小三嫂立规矩。”
“偏偏三哥极喜欢小三嫂,因为小三嫂,三哥如今都不去给李额娘请安了。”
说着,他的声音低了些:“三哥还私下与我说起李额娘的不是来,说李额娘非逼着他在她们之间选一个,李额娘的意思是有她没有小三嫂,有小三嫂就没她。”
“可三哥却说李额娘太狠毒霸道了些,还说小三嫂已经有了他的骨肉,他自然要选小三嫂的。”
弘昼再一次见到了弘时的蠢钝。
这世上最了解女人的就是女人。
弘时识人不清,但李侧福晋也是内宅打滚多年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钟氏不简单,更何况,钟氏还是李松清的表妹,有这样一层关系,李侧福晋能喜欢钟氏才怪。
他摇摇头,无奈道:“如今李额娘被阿玛关了起来,连逢年过节都不能出来走动,身边就只留了金嬷嬷几个伺候的人。”
“只怕李额娘如今每日就盼着三哥去看看她,与她说说话,可三哥还那样说,李额娘肯定很伤心的。”
弘历也跟着称是:“李额娘也太可怜了些。”
这两个孩子都是心肠好的,纵然从前李侧福晋对他们并不好,如今却也唏嘘起李侧福晋的处境来。
当然,他们如今也做的也就是唏嘘几句而已。
弘昼很快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带着弘历去骑马。
他不明白,马儿这样可爱,弘历为何会害怕骑马。
他看着弘历坐在马背上,整个人紧紧攥着缰绳,身子僵硬,腿肚子更是微微有些发抖,直道:“哥哥,你别害怕,阿玛马厩里的马儿性子都温顺得很,他们不会将你摔下来的。”
可这般话并不
()能安慰弘历,因为紧张,弘历甚至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变了:“弟弟,我,我知道。”()
可我就是害怕。
⊿本作者阿洙洙提醒您最全的《穿成康熙心尖崽(清穿)》尽在[],域名[(()
“这马儿这样吓人,若是我被它摔下来,若是它一脚蹄子踩在我身上,我肯定会死的。”
他面上满是惊惧之色。
若不是瞧见弘历面上这般神色,弘昼简直就要笑出声来。
弘昼这才想起来弘历好像一直对小动物都不大感冒,先前对四爷动他的猫儿是这般,如今看到马驹更是退避三舍:“哥哥,你别怕,它们性子很好的。”
“今年咱们都已经六岁,阿玛说等着天气暖和起来也要你和我一起学习骑射,你总是要学骑马的,总不能一辈子不会骑马吧?”
“连寻常人家的格格都会骑马,你若是不会骑马,到时候就不能跟着皇玛法一起去木兰围场的。”
弘历浮现几分犹豫之色来,低声道:“好,那我学吧。”
这声音是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
弘昼也不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便耐着性子教起弘历来,可弘历的惧怕似是嵌到了骨子里,坐在马背上身子僵硬的很。
弘昼没法子,便只能让弘历先下来,自己给弘历做示范。
等他到了马上,不仅先骑马跑了两圈,又是拍马屁股又是踢马肚子的,可他身下的马驹动都没动一下,他这才道:“哥哥,你看,它们的性子是不是很温顺?”
“这些马驹不说万里挑一,却也是千里挑一的,寻常都是要去战场上打仗的,咱们这么轻,这样小,骑在他身上,它们半点感觉都没有,如何会将你甩下来?”
弘历这才放心了些许,在弘昼的劝说下再次上了马……
等着四爷与皇上议完事,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过来看了看两个儿子,眼见弘昼正教弘历骑马,一个教的认真,一个学的认真,嘴角便泛起几分笑意来。
如今四爷虽得皇上重用,得皇上安排了差事,但其实进展并不顺利。
且不说打开国门与西洋人做生意一事并无先例,凡事皆要他与十三爷亲力亲为,朝中更有许多人不配合。
四爷知道,这些人都是老八一党的。
老八他们又怎会放任自己办好差事,得皇上称赞呢?他们巴不得自己办砸了差事,甚至想见到皇上狠狠斥责自己一顿。
这些日子的四爷只觉得是心力交瘁。
可当他看到夕阳下弘昼教弘历骑马的这一幕,只觉得什么不快,什么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眼尖的弘昼很快就发现了四爷的身影,牵着马儿就过来了,马背上还坐着仍有几分害怕的弘历。
两人齐齐道:“阿玛。”
四爷道:“弘昼,你这是在教弘历骑马?”
待他听到弘昼应是后,又看向弘历道:“弘历,你骑马学的怎么样?”
弘历虽性子沉稳,可这要强的性子也是随了钮祜禄格格的,如今面上满是颓然之色,低声道:“阿玛,不怎么样。”
()“我,我害怕马儿,我不敢骑马。”
他原以为会听到阿玛训斥自己,毕竟四爷一向对他很是严苛,可他万万没想到四爷却放缓语气道:“没什么的,想当年我刚骑马时也害怕得很,等着过些日子,你习惯了就好了。”
说着,他更是道:“弘昼有‘香橼’,待会儿我也替你在马厩中挑一匹小马,以后你每日就骑它,时间久了,它也就认识你了,知道听你的话,更会将你当主人,只认你一个,你会发现骑马还是挺有意思的。”
弘历连道:“多谢阿玛。”
可旋即,他又迟疑道:“阿玛,您说的是真的吗?”
四爷点点头,道:“自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弘昼也跟着点点头道:“对啊,哥哥,就算你不相信阿玛,也该相信我吧?”
弘历似是下定决心一般,重重点点头:“好。”
四爷见两个孩子脸蛋都红扑扑的,弘历是吓的,弘昼是热的,便道:“骑马与念书一样,不可一蹴而就,得循序渐进才是,今日你骑马就学到这里吧。”
“走,咱们去缓福轩,你耿额娘被你皇玛法封为侧福晋,今日我从天香楼叫了一桌席面回来,咱们好好吃一顿。”
弘昼与弘历两个孩子是连声应好。
等着父子三人回到缓福轩,钮祜禄格格并未离开,依旧在陪着耿侧福晋说话,两人不知道说到了什么,眉里眼里都是笑。
不过当钮祜禄格格见着四爷过来,也是极有分寸道:“……妾身还有事,就不打扰王爷与耿姐姐说话,先回去了。”
四爷看向钮祜禄格格,直道:“留下一起用晚点吧。”
“如今天香楼的席面在京中抢手得很,寻常人有银子都订不到,今日你与弘历都留下尝一尝。”
纵然钮祜禄格格心机深沉,却也只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子,她那点小心思在四爷跟前可是藏不住的,她是真高兴还是装高兴,四爷是一眼就看得出来,如今见钮祜禄格格这般,自愿意给她体面。
四爷的性子向来就是这般。
若身边人知道进退,他便愿意抬举,若谁人明知故犯,他可是一点情面都不会留的。
到了席间,四爷更是道:“……小时候皇阿玛就时常教导我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弘历只比弘昼大上三个月,从小两个孩子是一起长大,亲密的如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似的,我每每看到他们两个就会想起我与十三弟小时候。”
“我想,等着他们长大后,也会像我和十三弟一样亲密无间的。”
说着,他的眼神就落在了耿侧福晋与钮祜禄格格面上:“可两个孩子如何相处,会不会相处的亲密无间,与你们两个当额娘的也有很大关系。”
“只有你们相处融洽了,两个孩子才能相处融洽,若不然,即便两个孩子关系再好,夹在你们中间也是为难。”
最后,他更是意有所指道:“家和才能万事兴,只有家宅和睦,我才能安心在朝中当差,才能心无
旁骛替皇阿玛办事。()”
耿侧福晋与钮祜禄格格正色应是。
犹豫片刻,钮祜禄格格更是道:王爷放心,妾身并非那等浅薄无知,鼠目寸光的妇人,断然做不出嫉恨耿姐姐或五阿哥的事情来的。?()?[()”
“五阿哥得皇上喜欢,这是王爷之福,也是咱们雍亲王府之福,甚至连四阿哥因此都得到皇上另眼相待,好些皇孙到四阿哥这般年纪,连皇上的面儿都没见过,妾身谢谢四阿哥与耿姐姐都来不及了。”
四爷是知道钮祜禄格格性子的,既然她敢堂而皇之说出这话,就说明她心里没鬼:“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我自是知道你的好,就冲你将弘历教导的这样好,我都不会委屈你的。”
钮祜禄格格笑着应是,心中更是庆幸起来。
今日她得知耿氏被封为侧福晋之后,就钻了牛角尖,想着凭什么耿氏能被封为侧福晋,她却不能?甚至想着王府中侧福晋的位置只有两个,若是其中有个人没了,这侧福晋的位置是不是就是她的?
幸好,弘昼来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便是她行事再周密,想必有朝一日也会败露的,说不准这事儿还会牵连到弘历头上。
一时间,屋内的气氛倒是融洽得很。
那些原想着看缓福轩笑话的人观望了几日,只能讪讪而归,其中就有李侧福晋。
李侧福晋这几年可不仅仅用“倒霉”两个字来形容,完全可以用“凄惨”来形容她。
女儿没了,自己也被四爷软禁了,儿子的世子之位也是遥遥无期,唯独只剩下个儿子,可钟氏进门后,儿子也与她离了心,想着从前耿侧福晋在自己跟前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如今却与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有远超自己之势,她就愈发难受。
这一难受,她就病了。
只可惜,她这一病,四爷也好,还是弘时也罢,都无人来看她。
钟氏知道这消息后甚至还在院子里庆贺了一二,这事儿也没避及李侧福晋,李侧福晋知道了是愈发生气。
很快天气就一日日暖和起来,到了三月里,四爷仍是忙碌,可如今不光要忙碌朝堂上的事,更是要忙碌圆明园接驾一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