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阎老师小课堂(2/4)
蔡克天说完,也没有想着能够回答。
又看向阎解成问道:“那为什么有些铁路还会专门穿过无人区,这应该没有什么经济效果吧。”
阎解成听到他这个问题,便停下笔,喝了一口茶,说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大统一的国家,国土辽阔,发展不平衡性突出。
黑河——腾冲线以西的广大西部地区人口仅占%,国土面积却占比%。
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这很容易给某些组织和极端主义可乘之机的。
所以在中西部铁路新线建设中,更应该充分把握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内涵。
从国土均衡、国防、和大统一的国之大计角度考虑,充分发挥铁路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适度超前规划、合理选择建设标准。
这没有什么问题吧?”
阎解成说完,蔡克天便立马明白阎解成的意思了,点了点头便没有再说话,而是认真地看起了阎解成写的材料。
新的一周。
阎解成像往日一般随着大家往教室走去。
只是,到了教室阎解成却直接去了讲台地位置。
众人见了,也没有惊讶。
上课开始后,阎解成便看到学校校长以及各位领导,还有学校专门授课做研究的教授都坐在下面听起了课。
阎解成也没有客气,直接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这下。
铁路与经济这五个大字。
然后,笑着说道:“各位学员,今天由我给大家分享一下,铁路与经济的关系。”
阎解成也没有带讲义,而是在教室里,在课桌的空隙中边走边说。
“大家都知道,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阎解成笑着说道:“可具体有哪些作用?怕是没有人能够全部说上来吧!”
阎解成说完,也不等别人回答,继续自己的讲课。
“穿越历史烟云,回望艰辛岁月。
华夏铁路从诞生那天起,就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与组织的事业、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联。”
阎解成到这里,也不由的叹了一口气,毕竟铁路与华夏近代历史关系太大了。
铁路在华夏出现的很晚,但它一出现就带来了远超经济价值的政治意义,极大地改变了华夏的历史。
华夏最初接受铁路,是非常不情不愿的。
早在鸦片战争不久后,约翰商人就自掏腰包,在京城修了一段500米长的小铁路来打广告。
结果把慈禧太后吓得够呛,责令拆除。
后来,华夏真正第一条铁路,是外国公司私自在魔都修的吴淞铁路,最后也是被朝廷买断拆毁。
而清政府自己修的第一条铁路,全长不到10公里。
因为当时害怕反对派搞事,只敢用骡马来拉,对外号称马车。
但铁路这种洪水猛兽,不是清政府能挡得住的。
后来清朝倒台的直接导火索,就是发生在川蜀的保路运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