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走蒋校长的老路(2/4)
这场洪水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燕赵全省88%的工矿业单位停产,省内6700多公里的公路被冲毁,令全省的公路交通几乎瘫痪。
除此之外,由于当时津门周边地区缺乏泄洪经验,这导致从河道中排出的洪水迟迟不能导流到大海里。
事到如今,还有很多地方被水泡着。
长期的浸泡令庄稼全部涝死,土地也被严重损害。
可能是这些情况引起了燕赵省的重视。
他们意识到在此前的水利工作中,大家对于水利工程的抗灾标准要求过低,也没有对可能发生的泄洪工作做好预案。
这才引发了此次巨大灾难,为此他们下定决心要加强对海河及周边水系的治理。
与此同时,海河流域发生的洪灾也牵动着最高处的心。
阎解成听着收音机里报道,老人家今天上午去当地询问灾情情况,并视察救灾工作进展。
报道里说在走访中他老人家了解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四年里。
燕赵竟有三年大灾,五年中灾,真正的丰收年份竟只有三年,这让他感到心情沉重。
阎解成听着广播,也在感叹这个民族的坚韧。
这三天里,阎解成也不是没有干正事。
他将自己这次去救灾的情况详细的写了报告。
还专门就整个救援情况,写了一份分析报告。
将自己跟指挥部做的好的地方,跟不足都详细的剖析了一遍。
相当于是战后复盘,总结了。
对牺牲的一百多人,阎解成也是想开了,关键是被老常骂醒的。
出院第二天,老常带着常母来小院坐了一会。
知道了他昏迷的原因,老常沉默了一会说道:“38年,那是我第一次跟鬼子作战,当时我们的战士们每人都只有五发子弹,打完了就只有跟敌人拼刺刀了。
还不等冲到敌人面前,就被人家的机枪成片成片的打死了。
可我们能不冲吗?
我们的身后都是老百姓啊。
这次救灾,也是一样,他们不冒险,就只能让老百姓冒险了。
以前我们缺的是qiāng • zhīdàn • yào,现在我们缺的是机械设备。
我们除了拼命,还能怎么?
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这都是每一个拥有强国强种梦想的中国人必须要面对的。”
说着,他指了指旁边派出所的国旗。
说道:“这就是每一个仁人志士用献血染红的。
我们是后来者,我们继承了这份责任,不仅要时刻准备着为这事业牺牲,还要有直面惨淡的勇气。
他们牺牲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你继续奋斗的勇气,而不是在这里自艾自怨!”
通过老常的这番开导,阎解成才最终放下心里的结。
又投入了新的生活中。
这天下午,阎解成一个人待着无聊,便想着去罗工家看看他老人家。
骑了半小时的自行车,便到了罗工家。
开门的是方阿姨,方阿姨跟阎解成初次相见比起来,也老了不少。
阎解成笑着说道:“方阿姨,罗老这会在忙什么?”
方阿姨看见阎解成也很高兴,说道:“我出来的时候,老爷子还在院子里听收音机呢。”
两人说了几句话便往里走去。
阎解成边走边将手里的一个布包递给方阿姨,说道:“阿姨,我听说您都当奶奶了,这不我前几天不在家,也没有去看看小孩子。
这是我从家里带的一点棉布,给小孩子做两套衣服吧。”
方阿姨以为是阎解成给罗老带的东西,所以早就接过去了。
这会听说是给自己,便有些难为了。
他们这些人,管理很严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