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随驾北巡(2/4)
只不过永乐七年发生的一场巨变,让朱棣有了充分的理由去坚持迁都。
永乐七年八月,淇国公丘福远征漠北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这让朱棣恼羞成怒,不仅决定御驾亲征,还要一次性收获足够的胜利果实,于是在第二年,朱棣带领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漠北。
如此大规模的部队,必须有一个适合修整的城市来作为依仗,于是顺天府便开始体现出它的战略意义。
虽然太祖高皇帝打败了元朝,但蒙古才是元朝的“大本营”,他们对中原地区仍旧虎视眈眈,如果继续将都城定在金陵城,整个北方地区依旧有成为主战场的可能性,所以朱棣迁都顺天,将大明的主要兵力囤积在北方,从而有了和蒙古等游牧民族不断争斗的底气,如此方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只不过因为山东洪灾的事,延误了修筑顺天皇宫的运输工程,本就不愿意迁都的群臣们找到机会直接跳了出来,以“天公不作美”为借口,反对迁都。
朱棣为了让这些人闭嘴,高声说道:“朕决定,巡视顺天,以安民心!”
“下面,朕说一下这次随驾北巡的名单……”
朱高燨听到这里笑了,连名单都整理好了,老爷子这是早就准备好北巡了顺天啊。
满朝文武百官叭叭個不停,一点用都没有,谁都无法动摇皇帝的想法。
朱棣将早就写好的名单递给了汤承,由这位大太监朗诵。
“朕北巡之后,由太子朱高炽监国,太子少师姚广孝辅佐……”
听到“姚广孝”这个名字,朱高燨不由看向了站在文臣之首位置的老和尚。
姚广孝,这是个神人,虽然是个和尚,干的却是造反的事,靖难之役后背最大的阴谋家,辅佐朱棣把这个天下给打了下来。
朱棣称帝后,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有“黑衣宰相”之称。
后来,朱棣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姚广孝拒绝。朱棣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他到苏湖赈灾时,前往长洲,将获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