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要跳槽(2/3)
胡为宗懵了。
李远这一番话,直接把格局给打开到了天上。
还能这样来想?
就这格局,你不赚钱谁赚钱?
反正胡为宗开工厂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别的行业竞争激烈,他也做不好。
开工厂肯定是为了赚钱啊,只是他注定赚不了多少,否则手底下没人跟他干了。
有个屁的格局。
“李总这话让我太惭愧了。今天麻烦李总亲自过来,等会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李总直接开价,我这边保证不还一句,给钱就干。”
李远笑着说道:“那我就先谢谢胡老板了。”
至于胡为宗说的那些,鬼都不信。
“李总客气了,不知道李总今天是为什么来的?我这边代工的有渔具,饵料,不过最近也开始代工一些学习机。”
李远:“……”
你一个代工饵料的,跑去代工学习机?
这合理吗?
“胡老板连电子产品业务都弄到手了?这一行门槛可不低啊……”
“这有啥,不就是组装吗?随便找几个人培训培训就行了,主要是这样玩意单品价格高,组装一台能挣二十块。那些渔具饵料啥的,一袋饵料就挣几分钱。”
胡为宗也是搞了电子厂之后才知道电子产品是多么挣钱。
那些学习机压根就不难,对于各种精度要求也不高。
偏偏卖学习机赚钱啊。
一个学习机的成本,满打满算也就八十块钱,结果代工费就愿意给二十。
放在市场上卖,那价格老高了。
但凡跟孩子沾边的东西,都贵。
谁能想象一个整体成本一百块的学习机,能卖出上千的价格呢?
甚至他还听过行业内有的学习机成本就三十块。
毕竟用的都是老掉牙的芯片,功能也不复杂。
他现在刚开始做,已经搞到十几万台订单了,等啥时候搞到一百万台订单,就能超过他每年在饵料渔具上面的盈利。
“可我看市面上的饵料价格都不低啊。”
“是不低,主要是这玩意属于小众产品,全年销售额也就一百多亿,到到工厂手里,能有二十亿就不错了,全国有五六十家代工厂,我这边还算好的。”
李远点了点头。
虽然身边总能看见一些钓鱼人,实际上饵料这个行业,一直都不算大众。
大城市能钓鱼的地方少,乡下钓鱼的,人家自己就会弄。
比如窝料用麸子泡酒,或者小麦泡酒,鱼饵直接用蚯蚓之类的。
这样一来,买饵料的人会更少。
市面上饵料,大部分都是八块起步。
满打满算,一袋饵料就两百克麸子。
不过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这个行业会快速膨胀起来。
从一两百亿的市场,膨胀到两千亿的市场。
大城市就是那些饵料的主要消费方向。
全民钓鱼的风潮,其实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了。
新开的黑坑,一个比一个多。
这个行业其实大有可为,不然李远不会亲自跑这一趟。
江州属于南方,水系发达,也是未来钓鱼人的主流战场。
“胡老板,我九天传媒签约了一名钓手,你知道吗?”
“知道啊,刘浩,马上一千万粉丝了吧?”
胡为宗竖起大拇指,这是真的羡慕。
他的代工厂其实都还没有刘浩值钱。
行业内的消息,他也算灵通,知道有不少品牌都想请刘浩过去镇场子了,甚至开出的推广费都是几百万起步。
也有自媒体公司出动几千万甚至上亿想要挖走刘浩,只是九天传媒不放人。
“是啊,快一千万了,就想给他定制一个品牌,渔具饵料都包括在内。”
“哈哈,李总能看上这点小钱?”
“现在金融行业不好混,所以就想从九天传媒挣点年关费。胡老板,我可记得你刚刚说要给我最低价的承诺,你可不能反悔。”
“当然没问题,李总需要多少货?”
“先看看报价单?”
“好说好说,我这就去给李总拿。”
胡为宗离开了几分钟后,就带着一份文件走过来了。
李远看了一眼,上面都是各种渔具饵料的报价。
鱼竿都有五六个等级,可以做的饵料配方也足足有十几个,效果不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