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没有困难就制造困难(2/4)
可在工业界,思维却不能这么简单。
性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还有太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进来。
比如速度快慢,商业用途,对速度都有硬指标的要求,这一点孟繁岐非常有信心;再比如算法的算子是否比较常见?有些复杂的学术操作,在商业使用的时候并不方便,硬件设备可能不支持,这点有可能会出问题。
其他诸如价格,使用难度,用户界面的美观程度,甚至于宣发的PPT做得唬不唬人,都很有可能成为外行人做出商业判断的依据之一。
因此,孟繁岐觉得在人脸这个已经被比较成熟的问题上,单纯只是自己这2个多点的技术突破只是较大的优势,还不足以建立起绝对的优势。
既然是创业的第一枪,不仅要成功,还必须大胜。
孟繁岐计划要在这个领域构建起足够强大的技术壁垒,至少要让其他所有的科技巨头们在大几个月,甚至接近一年多的时间内退避三舍。
现在的人脸识别太简单?老办法就能做到96-97?
哥们给你上点强度,看看你到底能不能受得住!
孟繁岐的策略基于他最先公开的一篇论文,生成式对抗技术之上。
他计划将基于残差网络的对抗式生成网络做一些针对性调整,并拿现在业界最大的几个人脸图像数据去训练它们。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生成看上去栩栩如生,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的人脸图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