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布局黄金期货(3/3)
在70年代之前,黄金一直和美元挂钩,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各国皆以美元为外汇,全球交易以美元为单位,而任何人皆可以以美元去美国兑换黄金。
这个条例在二战之时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二战期间美国本土除了珍珠岛,其他地方并没有受到战争威胁,大量资金和黄金皆流入美国,更不用说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大发军火及石油等资源的横财,卖完德国卖英国,卖完日本卖中国……
二战之后,亚欧经济崩溃,美国持有的黄金超过了全球的一半,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够成立的基础,但随着西欧日本等国家经济的发展,他们赚到了不少美元,大量的黄金被兑换出去,最终到了1971年,美国政府一看,这家黄金快没了,总统尼克松很快废弃布雷顿森林体系,自此黄金价格放飞自我了起来。
1972年,金价到达66美元。
1973年,金价突破100美元。
1975年,金价突破180美元。
1978年,金价突破214美元。
前面几年还不算离谱,涨幅也算正常,这也是为什么陈志文没有在78年之前投资黄金,因为投资回报还不如香港的地产,而到了1979年初,黄金价格也只是慢慢的稳步上扬,华尔街各种看空的声音不绝于耳,无数人不相信黄金还会继续上涨下去,但事实即将狠狠的抽他们一个耳光。
300美元。
400美元。
500美元
……
两个月就提高一等等级的价格,直到1980年1月,黄金最高峰到达850美元的高峰,才在美国总统卡特的强行干预下,逐渐回落。
这其中最基本的逻辑,其实就是过去几十年,全球的黄金储备并没有增加很多,而美元则被印刷出来太多了,在70年代之前那么多国家包括欧洲各国都挤兑黄金,就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一点,最终美元不得不与黄金脱钩,但仍然控制不了黄金的价格。
因为美元失去了标定,人们不相信美元了,直到后续美元与石油挂钩,外加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油价暴涨,所有国家都需要美元,对黄金的需求反而不是那么强烈了,外加美国政府干预,最终在一年内就将黄金价格给打压下去。
这种“黄金”机遇,在现代商业史上,也就只有第三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可以比拟了,那一次,油价暴涨了3倍左右,而且时间间隔更短,更适合做多。
至于马上即将爆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因为石油期货还没有诞生,没办法炒作,当然,类似他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炒作塑料的方法,其实也行的通,就是规模几乎不可能做到十亿美元级别,而且有了一次教训,那些化工、石油巨头也不是傻子。因此,在投资回报上是远比不过黄金期货的。
价值这么大的期货合约,足以让几大投行重视了,这也不是几天内就能快速决定的,在留下部分相关人员后,陈志文便再次回到了香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