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大明皇家海军皇家陆军(2/4)
这些田产可是他们攒了好几代人才攒下来的,凭什么你一句话就全收回去?凭什么?就算想老老实实,那也不成的,那些税银滞纳金和利息,让他们卖光家产也赔不起,不反只能死了。
事实上,程世杰控制的区域内并没有几个藩王,首先是鲁王朱以海,他跑到南京称帝,在兖州的鲁王产业就被直接查封了,至于代王在太原城破之前,就跑了,现在正在潞安府蹲着,手中没钱没粮,你说啥就是啥。
济南德王、南阳唐王、洛阳福王、潞州潞王、临沂泾王、青州衡王、开封徽王、汝宁崇王,不过这些藩王不出意外,不是跑了,就是来到京城,找程世杰哭诉,跟宁海军作乱的胆子,他们是没有的。
与削藩同时进行的还有各卫所,有的卫所想反,他们比藩王还惨,因为程世杰只针对将领,不针对普通军户,甚至可以说普通军户获得最大的利益,绝大多数卫所将领的反叛旋起旋灭,绝大多数叛乱还没等宁海军出动就被军户们给镇压下去了。
想要造反的将官还没来得及起兵就被手下的军户给割掉了脑袋,在军户们眼里,这些将官的田等于是他们的田了,这帮喝了他们几代人的血的王八蛋不仅不肯把他们的田交出来,还要带他们去造试图分田给他们的朝廷的反,简直就是岂有此理,不弄死伱跟你姓!
甚至有不少将官还没有生出要造反的念头就让军户安上一个要造反的罪名给割了脑袋拿去向朝廷邀功,然后美滋滋的分田地分家产,一时间,卫所将官成了高危职业,看似软弱可欺的军户在获得田地的希望面前爆发出来的狂热让他们肝颤。
当然,就这些将官干过的破事,把他们全部干掉可能有冤枉的,但是十个里面砍掉九个,肯定有漏网的,所以朝廷对军户们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是睁只眼闭只眼。那些蛀虫趴在大明身上吸血吸了这么多年,也该付出一点代价了。
大明朝两大冗,卫所和藩王就此成为过去,也没费什么事,这玩意儿大家都觉得早就该废掉了,做一件两百年前就该做了的事情,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但是程世杰抛出的军制改革却让满朝文武炸了锅,他要效仿大唐,重开都督府!
这可捅了每一个文臣的菊花了。他们虽然对顽固的士大夫阶层疯狂打压武将集团,甚至为此不性废掉大明的国防力量的做法很不满,但他们同样没有忘记藩镇之乱时武将集团终年相互攻伐不断、文人命贱如蚁、百姓沦为口粮十室九空的惨状。
重开都督府?不行,绝对不行,这不是又要来一次藩镇之乱么!绝对不行!而武将觉得很有必要,重开都督府可以让他们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晋升的机会,好处是明摆着的嘛。文武双方展开激烈的争论,吵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程世杰拍了板,都督府,非开不可!
当然,与大唐的都督府不同的是,程世杰不需要采取弱枝弱杆的方式,因为热武器时代,中枢掌握着武器制造的渠道,而且随着将来大规模修建铁路,地方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关起门来当皇帝。
首先成立的则是安东都督府,安东大都督府,安东大都督府下辖整个努尔干都司以朝鲜半岛,辽东都司。
其次是成立安北大都督府,安西以安南大都督府,这四大都督府架子搭起来之后,将全力恢复旧有的版图。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只有安北和安东大部分地区在程世杰的控制之中,安北大部分区域还没有实际控制,在程世杰的规划中,安北都督府涵盖整个西伯利亚,直到贝加尔湖,安北都督府的责任就是将这块广袤寒冷的土地彻底纳入大明的版图。
首先安东大都护不出意外,则是由张裕担任麾下的李小东担任,以原海军都司沈世魁担任副督护。
安北大都护暂时不设,张裕安西大都督护府,安南大都督则是是沈明遇担任,即将开展安南攻略。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都督都不能世袭,而且每五年对调一次。同样的,各都督府的部队每十年对调一次防区,在给各都督最大限度的自主权的同时也给了他们最大限度的限制,防区对调、都督与下辖部队分别对调,这几条基本上断绝了都督们拥兵自重甚至造反的可能。
五年时间,再精明的野心家也不可能作好造反所需的一切准备。当然,像程世杰这样的挂逼是没有办法用常理来推断的。没有朝廷的命令,地方部队不得成建制进入城区,哪怕是节假日也不行,违令者将受到很重的惩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