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把京城当作满清的坟场(2/4)
京城被清军攻陷了!
天子生死未卜,皇后和众皇子下落不明,大明亡国了!
得知这一消息的老百姓恐惧而绝望,虽说大明这些年江河日下,天灾人祸不断,贪官污吏横行不法,大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几乎就没有活路了,他们对这个腐朽老迈的王朝已经没有多少留恋,然而看到这么大的国家突然就亡了,大家还是不知所措。
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说亡就亡了呢?
明明去年打得蒙古人全无还手之力,几个月之前明军还是节节取胜,向南收复大员,ā让桀骜不驯的西夷将这块肥肉给吐了出来;就连吕宋也成了大明的地盘,在东北方向更是重新将朝鲜这个忠诚的藩篱给拉了回来,并且从朝鲜那里弄到了济州岛作为养马地,宁海军、朝鲜军配合强大的水师封锁鸭绿江,让清军无法越雷池半步。
即便是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都看得出,如果明军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强度的军事压力,不出五年后金就要爆发内战,四分五裂,最后被明军逐一收拾掉!
可以说,自辽事以来,大明第一次碰到了如此有利的局面。
可是,如此有利的局面,怎么一下子就被葬送了呢?
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农民彷徨、恐惧,不知所措,对未来充满了忧虑,而士绅阶层的反应就复杂得多了。不少缙绅士子望北号哭,血泪俱下,哭得撕心裂肺。
大明养士三百年,也并非完全喂了狗,还是有些缙绅士子爱着这个国家,看到它亡了,只觉得整个天一下子全塌下来了!不少士子在绝望之下纵火自焚,以身殉国,一些缙绅在愤怒之下散尽家财购买粮食、兵器,聚集乡勇组成义军,准备与抵抗南下劫掠的清军。
京城前往天津的官道上,尘烟滚滚,哭喊声撕心裂肺。
周皇后抱着皇三子,右边是坤兴公主,右边则张皇后、而对面则是袁妃和田妃,虽然他们从京城里逃出来的时候非常狼狈,宛平丰台的时候,就已经换了马车。这些马车和战马,都是原本为程世杰准备的,反而让周皇后等人不必那么辛苦。
这辆特制的马车,不仅仅带着护盾,还有马车后装载了一具迅雷铳以及四枚火箭炮弹,拥有一定的自卫能力,当然,这样以来,这辆马车的自重就非常重了,为了拖拽这辆马车,用的是两匹从大不列颠采购的夏尔马。
这种马拥有五吨的牵引力,拖着一辆加重版的四轮马车也并不费力。
周皇后在东安县与红娘子等人分别之后,她就再也坚持不住,躺在马车上睡着了,等再次醒来,就发现原来是大批老百姓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逃了过来。
难民是敌军来袭的预警信号,难民总是可以抢先敌军一步涌入己方的防线。这些老百姓大都是听说清军在京城大开杀戒,就没命的向南跑。他们肯定吓坏了,都是没命的逃,孩子找不到父母,母亲找不到子女,老人无依无靠,一路哭声震天。
就在这个时候,官道上出现一支军队,正在一路浩浩荡荡向北而来,看着这支军队过来,官道上的百姓,吓得惊慌失措的闪到路边,有几分姿色的女子鸵鸟似的往人堆里藏,也有的女子急忙抓起路上的土,往脸上抹。
经验告诉他们,官兵并不比土匪好多少,甚至比土匪更可恶稍不留神就会遭殃!幸运的是,这支官兵就跟没看见他们似的,自顾自的拔成三列纵队浩浩荡荡的向前走,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同时抬起又同时落下,踏出奇异的节奏,整支部队就跟在两根拉得笔直的绳子中间行军一样整齐。
这种沉默反而让人心安,等部队过去了一半左右。王承恩看着这支队伍上的旗号,宁海军第九旅第五十五团。
一名骑在马背上的军官朝着四轮马车躬身行礼:“皇后娘娘何在?”
王承恩终于松了,看着宁海军几千士兵,他声音中带着哭腔:“娘娘正在马车里,不知将军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