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建功立业就在今朝(1/3)
第276章
程世杰显然低估了这些女人,特别是能够在流寇大军中活下来的女人,当韩氏要在女营中寻找工人的消息传开,特别是除了保证做工的女人一日三餐之外,额外还有一斤肉。
当然这些肉,其实都是临期的罐头肉,说是肉,其实真正的肉没有多少,辽东的罐头与后世的罐头差不多,一斤肉加十斤淀粉,算是有良心的罐头了,有的一斤肉要加三十多斤淀粉,这种制造出来的肉罐头,与后世的午餐肉罐头味道差不多,里面可都是科技与狠活。
“韩夫人需要有人为她工作,如果会织布或印染,报酬是每天一听肉罐头,如果有人愿意为韩夫人工作,那么可以到我这里报名。”
韩氏在嫁给张大壮以后,就成了张韩氏,可是张韩氏死后,虽然韩氏的子女都还是姓张,可是韩氏却恢复了娘家时的姓氏。
韩氏自称韩夫人,在人们看来,她是嫁给韩姓的男人,成为韩夫人,而不是姓韩。
不管,这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一听肉罐头对于普通流寇而言,可能会非常陌生,可问题是,这些流寇老贼家眷,他们可是享受过肉罐头的,也知道肉罐头是什么东西。
“大人,我可以为韩夫人工作吗?我虽然不会织布,但是我会印染,我们家以前就是开染坊的!”
“可以!”
“我请让我为韩氏夫人工作吧,我也会努力工作的,我也会织布,我家以前也有绣庄。”
“我也可以做到,让我干什么都可以。”
“把我的名字记上,我叫郑元蓉,我是郎中,我爹是陕西名医,人称郑一针,虽然我不会织布也不会印染,但是我可以学……”
程世杰显然低估了一听肉罐头的诱惑力。这些流寇女眷和孩子,统计出来的结果让人惊讶,她们这些女人,不仅有医生、老师、还有画师、琴师、也有会唱曲的歌伎、会舞蹈的舞伎,也有精通算术的算师。
程世杰虽然清楚大明的国民素质水平,别说是在女人之中,就算是在男人之中,这些女营流寇的整体素质,已经超过了大明的整体水平。
或许是看出程世杰的疑惑,韩氏解释道:“大帅,别看她们这些人现在落魄了,以前,他们要么出身书香世家,要么是官宦世家,要不然也是青楼名妓,否则他们也不会被流寇的首领们看上,普通流寇找老婆,好看就行,到了一定级别,他们要看对方的能力!”
程世杰明白,这是古代的传统,纳妾纳色,娶妻娶贤。而且这些以平民出身的流寇首领,最喜欢的还是找那些官宦人家的妻妾作为妻子,就像高杰,平心而论,邢氏论姿色,只能算是一般,以高杰的身份,可以找到无数比邢氏更漂亮的女人。
可问题是,高杰偏偏喜欢上了李自成的妻子邢氏,而不是其他女子。同样的问题也是如此,在流寇首领的家眷的,除了少部分是没起兵造反之前的发妻,大都是出身豪门的女子。
程世杰望着韩氏道:“你这里用不了那么多精通算术的人才,把这些人才给本帅吧?”
“好,赵氏、余氏、安氏、邬氏、李氏、钱氏、田氏,袁氏都给大帅,尤其这八位年龄小,模样极佳!”
韩氏掩着嘴吃吃的笑,媚态丛生,程世杰顿时感觉小腹发热。
真是个妖女!
在最开始的时候韩氏头发枯黄,肤色极差,仿佛看上去有四五十岁,可是随着这段时间的营养补充,她从枯瘦如此,变得有些珠圆玉润。
“不,我要这位!”
程世杰扫了一眼八位人才的籍贯和年龄,最多的二十二岁,最小的十七岁,就算他们再聪明能有多少经验,贾氏不同,贾氏比韩氏还大,今年三十五岁,最大的儿子已经十九岁了,对于核算账目的会计而言,他们与中医一样,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
贾氏三十五岁,放在后世,正是一个人职业的黄金年龄。
“大帅,不如你把她们全部带走吧,带到辽东,完全可以利用他们成立一座专业女校,他们里有老师、画师、琴师、乐师、还有精通算术的算师、完全可以为大帅培养更多人才!”
韩氏反应了过来:“大帅现在要走吗?”
“对,要走了!”
程世杰其实并没有想过一次性要把张献忠打死,如果张献忠可以轻易被他弄死,那张献忠肯定就不可能创下这些大的名声。
毕竟,张献忠麾下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他也被秦良玉打败过,也被左良玉打败过,如果不是孙可望救他,左良玉就弄死张献忠了,可问题是,人家一直活得好好的。打败的本事如何斩且不论,逃命的本事,张献忠可不差。
然而,问题是,程世杰并不知道的是,孙可望并不甘心,赵文才也不甘心,孟恩也不甘心。
孙可望被张献忠识破以后,痛定思痛,重装旗鼓,准备再次出发。
“大帅!”
“可望啊,伤势怎么样了?”
“卑职已经无碍了,请求大帅再给卑职一个机会!”
同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程世杰需要的是一块白纸,因为白纸上好作画。
可是孙可望需要的则是军功,另外还有就是割舍,与张献忠的割舍,与过去的割舍。自从投靠了程世杰以后,孙可望就开始参加了宁海军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孙可望这个昔日的流寇被宁海军同化了,他和无数宁海军将士一样,对程世杰有着盲目的崇拜。
程世杰是不世天才,他太神奇了,会炼钢,会种田,会搞水利,还会练兵,天哪,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吗?
程世杰现在已经是大明的海国公,辽东总督,征虏大将军,他的前途肯定不止与此,在这越来越乱的世道里,正是程世杰这种有拼劲、有才华的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跟着程世杰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当然,他们跟着程世杰也可以升官发财,仅仅经过这一仗,宁海军骑兵都司以及近卫都司,至少新出了几千名地主。
如果不抓住张献忠,都对不起程世杰对他的期望。
“你要多少人?”
“卑职需要一千人!”
“本帅给你一千人,给你三千人的装备,再给你一百张空白告身!”
程世杰虽然想利用张献忠对士绅来一轮清洗,可问题是,张献忠的破坏力太大,他和他的军队所过之处,几乎寸草不生。
程世杰现在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也不怕士绅不配合,拿着刀的会怕拿笔的?真是笑话,其实,那些士绅真正有骨气的人并不多。
在满清的屠刀下,他们不配合吗?其实也配合。
如果不配合,那就打得他们配合。
孙可望得到了程世杰的命令,再次返回流寇大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流寇其实都知道了,他们将来要面对什么,十数年或者二十五年的劳改,这可太让人绝望了。虽然不至于死,可是他们也想要自由。
但是,他们要途径只有两条,要么前往吕宋,砍死吕宋土著,一颗首领五年刑期,哪怕被判处二十五年劳改的老贼,也只需要五颗土著男人的首级而已。
可问题是,现在他们只是分批前往吕宋,特别是陕西的旱鸭子们,每天训练,让他们痛不欲生,如果想留在中原,只能立功,抓住张献忠是最好的机会,也是唯一机会。
随着孙可望前往大营招募敢死队,结果呼啦一下上万人报名,孙可望从中选出一千余人,这些人大都是人强力壮,而且经验丰富的老贼,每个人不是十五年,就是二十五年劳改,十年以下的劳改还没有资格参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