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未来的出路(1/3)
“好,那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吧。”
领导闻言,也是瞬间反应了过来,便笑着说道。
许多年点点头,起身离开了文津街。
文津街这个地方,唉,确实是好地方,但就是太杂乱了,不适合他。
回到北河胡同之后,老许、周红梅他们都投来或担忧或关心的目光。
毕竟之前家里可是来了好几位警卫员,把许多年给带走了。
放在以前,老许他们或许还以为是领导有事找许多年,或者是工作上面的事儿。
但现在许多年都不在京城工作了,那就有可能是其他事儿。
见他们这么担忧,许多年心里一暖,旋即安慰了他们几句。
转过天,许多年又去了一趟文津街。
不过并不是给其他领导治疗,而是被问话了。
尽管心里有诸多不爽,但许多年还是耐心地回答。
没办法,文津街这个地方就是这样,规矩多。
保健局的医生全都出现了,戴春州等人都在,全部待在文津街这边。
这一天,许多年在文津街待了整整一天。
汤不器、赵君遥、彭志刚、冯建兵等人都来了,同样被问话了。
此时的许多年,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第二天,许多年被请到一间普通的办公室,看到里面躺着的领导之后,才知道是什么情况。
接下来三天,他每天都被接到文津街这边工作。
并且家门口也被安排了四位警卫员,搞得老许都紧张兮兮的。
家里多了四位警卫员,也让附近邻居议论纷纷,都以为老许家出什么事情了呢。
但五天之后,警卫员撤走了,许多年带着奖励回来了。
门框之上,又多了一块牌子。
虽说这块牌子,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其材质就是普通的合金片罢了。
然而上面的字体,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对于识货的人来说,这块合金片上面的字,背后的能量很大。
而对于那些不识货的人来说,自然是普通门牌罢了。
不过,北河胡同毕竟是靠近故宫的地方,附近的邻居都不是傻子。
没人议论这块门牌,反而是问起了许多年是不是要留在京城了。
毕竟许多年在京城这边已经逗遛了快一个月的时间,属实有些奇怪。
在邻居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许多年却再次来到了文津街。
“领导,您现在感觉如何了?”
再次见到领导,许多年倍感亲切。
还是这位领导好啊,对他极为信任。
此时的领导,精神头特别好,笑呵呵拍着许多年的肩膀。
“感觉很棒,感谢小许,你让我重拾了信心啊。”
“领导,可别这么说,我可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您太抬举我了。”
“你小子,总是这么谦虚,哈哈,前几天你可不是这样说的。”
前几天文津街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领导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保健局的全体医生都来了,能不是大事儿么?
许多年挠了挠头,尴尬一笑,然后转移话题,开始给领导复诊。
其实,之前那么多天的时间,许多年都是给其他几位领导治病。
那些领导的后续复诊,并不需要许多年负责,毕竟保健局也不是吃干饭的。
尽管保健局的众人,千方百计想要获取许多年这独门绝技,然而,却至今都没能得逞。
甚至连被治疗的好几位领导,都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毕竟许多年治疗的过程中,除了许多年自己,房间里除了睡着的领导之外,就没有其他人了。
连警卫员都不能待在房间里,更别说保健局医生了。
因此这事儿就成了保健局众多医生心里的痛,甚至好几位医生还想打小报告之类的,但都没能奏效。
不需要许多年负责复诊,反而更好,他能轻松不少呢。
号完脉之后,许多年便已经确认眼前这位领导的身体,已经彻底康复了。
“领导,恭喜您,身体康复,往后啊,稍微注意一下,不敢说活到一百二十岁,但一百岁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领导错愕了一下,旋即大乐:
“哪有人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啊?就算真的活到一百二十岁了,那估计也是躺床上了,这样的人生,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啊?”
对此,许多年并没有辩解。
他可以百分之百地确认,他师傅张明德已经活了快一百一十岁,也是他唯一知道可以活到到这么大岁数,身体却还这么好的老人。
按照他师傅现在的身体状况,别说活到一百二十岁,一百三十,甚至是一百四十岁,都是很有可能的。
而许多年自己开挂,不说超过他师傅,反正活够一百岁,他是没有问题的。
跟领导聊了一会儿,许多年这才离开文津街。
时间飞快,又过去几天,他三哥终于从狱中释放出来了。
“爸爸!”
许陆婉看到她父亲,眼眶瞬间湿润,冲了过去。
劳改所门口,满脸沧桑的许百年,在里面劳改了大半年,整个人都老了不少。
“三哥,我们回家。”
“谢谢老五!”
抱着女儿许陆婉的老三,此时哽咽不已,看着许多年,眼眶瞬间红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们先回家吧。”
今天他三哥出狱,来接的人不多,除了许陆婉之外,就没有其他人了。
姚春喜不是不来,而是不能来。
一是她被禁止离开京城,二是她本身怀有身孕,三是许博秋和许元俊俩孩子缠人得很。
如果许博秋和许元俊也要跟着来,到时候一辆车就坐不下了。
劳改所在京郊,已经很靠近津城了,所以这地方,不是姚春喜能来的。
开车回到北河胡同,老许、周红梅、胡美凤等人已经在家门口等着了。
附近的邻居也都在旁观,真不知道那么冷的天气,他们跑出来看什么热闹啊?
回家待着烤火取暖,不香么?
但该说不说,今儿这瓜还是挺好吃的。
毕竟老许家的老三今天从劳改所出来了,大家都想看看是什么情况呢。
从吉普车下来的许百年,没想到来了那么多邻居。
家门口的地板上,摆放着火盆,是封建旧俗,作用是去去晦气。
不管是生病痊愈之后出院,还是出狱,让人跨过火盆,就说明驱除晦气,从头再来,往后红红火火。
一众邻居家的小屁孩,听着老人们的话,满脸恍然。
不仅是北河胡同这边,许百年回九十五号院的时候,也同样需要跨火盆。
北河胡同的客厅里,一家人聚在一起。
老大、老二也都坐在一旁,此时正听着许多年的话。
“爹,我回来也有一个多月了,明天我就回港岛了,往后家里有什么事情,就写信或者发电报过来”
“大哥,往后你可不要再犯糊涂事儿了,否则的话,我可保不住你。”
“三哥你也别太在意这次的事儿,以后好好跟三嫂过日子。”
“二嫂,小东和小兵都是好孩子,接下来这几年,你跟二哥好好盯着他们,按部就班地锻炼好身体.”
一九五五年出生的许卫东,今年已经十二岁了。
六年之后,他就到参军入伍的年龄了。
当然了,许卫东很有可能在读完初中之后,就要去下乡了。
现如今,京城的工作岗位是非常缺少的,不过再有几年,就不一定了。
毕竟到了七二或者七三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京城,不管是机关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已经快十年没有补充过新鲜的青年血液了。
等到那个时候,许卫东就有机会进入工厂当工人或者进入事业单位。
而不管哪个,许多年都希望他可以在十八岁的时候去当兵。
只有去当兵,未来才能有出路。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年不带这个侄子前往港岛的原因之一。
待在部队里,远比待在京城更有出息一些。
何况,之前许卫东也跟着许多年,练习过几年拳击,基础还是很不错的。
这样的情况下,等到他符合参军年龄,被选上的概率非常大。
都不需要许多年给上面的人打招呼,许卫东自己就可以直接加入部队。
当然了,也许这中间会遇到什么难题,但到时候再说咯。
“五叔,那我呢?”
眼看许卫东已经有了安排,许晓蔓顿时焦急地问道。
她也希望自己未来的路,可以得到五叔的安排。
“你啊,要么当兵,要么进入机关单位当文员,不过啊,你的成绩很一般啊。”
听到她五叔这么说,许晓蔓顿时更急了,都快要哭出来了。
“五叔你快帮帮我吧,要不你带我去港岛也可以啊。”
现在京城这边,初中毕业之后,就要下乡了。
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多少有些残忍了。
可实际上,劳动法规定,只需要十六周岁就可以参加工作了。
而且很多农村地方,十五岁的孩子,拿到的工分跟妇女是差不多的。
只不过,说来说去,许晓蔓还是更加向往她大姐和她小姑的那种生活。
毕竟之前在北河胡同这边,她就亲眼目睹过她小姑的生活有多么惬意了。
每天就待在家里看书写字,要不然就是撸狗逗孩子,简直不要太爽。
“你以为你想去港岛就可以去的么?”
许多年翻了个白眼,道:
“你呀,还是先充实好自己的大脑和身体吧,别到时候我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
听闻此话,许晓蔓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追问她需要做什么准备。
“什么准备你不知道啊?”
顿了顿,许多年接着说道:
“之前我可是天天跟你大姐和你小姑说的一句话:多看书,多看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书。”
“还有就是锻炼身体,不管你未来想要做什么,没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根本无法支撑你走得更远。”
“打个比方,未来几十年之后,你有机会去港岛,但你身体孱弱,走路都成问题,你觉得你能去得了港岛么?”
许晓蔓却失望地惊呼:“要几十年之后才可以去港岛啊?”
噗!
几乎是一瞬间,正在喝水的许多年差点就忍不住喷了。
什么脑回路啊!
居然就只注意到了几十年之后这几个字,这阅读理解能力,也真是够可以的了。
无敌啊!
“小蔓,你的关注点,真的是奇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