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麻烦大了(2/3)
“三万多块钱,而且不用多久,就可以出版成书,到时候我拿到的稿费就更多了。”
“除此之外,我还有两本书,一本叫笑傲江湖,明天就会出现在新经济日报这份报纸上面.”
“另外一本书叫鹿鼎记,也会在中庸日报上面开始连载。”
“对了,忘记跟两位领导说了,这两家报社背后的股东之一,就是我!”
嘶!
许多年爆料出来的信息,太令人震惊了。
尽管孙国华和于光元两人经常接手的任务,都是十万、百万,甚至是千万为单位的。
但那些都是华润公司的钱财,跟他们个人可没有关系。
虽说他们在港岛这边是领导,可是工资也不高,就是比普通白领稍微高一点,撑死不会超过四百块钱港币。
所以,听到许多年一本,就拿到三万块稿费的时候,又岂能不震惊?
更何况,许多年还说了他还有两本即将开始连载。
并且还是两家报刊的股东之一,凭什么?
即便是小股东,即便只是小报刊,那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啊。
甭管孙国和和于光元是什么心情,许多年只表示,他可以先在港岛这边规规矩矩地上一个月的班,一个月之后再去欧洲那边。
他刚从欧洲那边回来没多久,港岛这边的事儿更多,自然不乐意那么快返回欧洲了。
再说了,欧洲能有什么事情?
目前来说,他可以通过电报的方式,联系到伦敦和索马里那边。
只要这两个地方不出事,那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华润公司的业务,不外乎是粮食和原材料等采购罢了。
毕竟华润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赚钱,然后把赚来的钱用来购买粮食、铜铁矿、机器等物资,运回港岛这边。
当然了,并不是一切物资都需要华润公司出钱,只是部分罢了。
因为华润公司需要采购的物资,那数量可是极为庞大的,单纯靠华润公司肯定是支撑不了的。
看着许多年离开的背影,孙国华连忙找人去买一份成报回来,他需要确认一下。
葫芦兄弟这本和漫画,孙国华和于光元两人都知道,也看过。
确实是趣味性很强的,虽说文笔并不是很强,但文字阅读起来,非常丝滑流畅。
在京城那边极为受欢迎,很多小学生、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很喜欢买来看。
不多时,叶启芳终于把成报给买回来了。
孙国华两人迫不及待地展开来查看,结果还真看到了葫芦兄弟这本正在连载的。
“领导,你们也喜欢看葫芦兄弟?”
旁边的叶启芳,看到两位领导也喜欢看葫芦兄弟,忍不住笑着问道。
“你看过?”
于光元皱眉道,叶启芳摇摇头,道:
“领导,我喜欢看漫画书,葫芦兄弟同名漫画书更何况,图文并茂,看着更过瘾呢”
瞅着叶启芳绘声绘色的样子,于光元和孙国华两人连忙问了不少。
一问才知道,葫芦兄弟这本书的漫画版,已经出版了第一本单行本,比报纸连载还快一些。
毕竟单行本的剧情是每半个月更新,当然比报纸快一些了。
“那你知不知道这本漫画,有多少人看?”
“很多啊,前天出了第二本单行本,我去买的时候,已经断货了,我是准备今天下班之后再去买的”
听到叶启芳的话,孙国华和于光元两人对视一眼,顿时感觉麻烦大了。
因为许多年写的葫芦兄弟,太受欢迎了。
这意味着许多年接下来的稿费,还会更多。
更别说他还是报社小股东,明天马上又有两本连载的,天知道他现在每月的稿费是多少啊。
如果到时候他返回了,不乐意在华润公司这边继续工作两年,怎么办?
每月稿费好几万,甚至是十万,谁还会在乎华润公司每月三百块港币的工资啊?
按理说,许多年在京城时的工资也才一百一十三元人民币,到港岛之后,变成了每月三百块钱港币的工资,这是高薪啊。
可,人家许多年一本就拿到了三万块钱的稿费,这怎么搞?
离开华润公司的许多年,可不知道孙国华和于光元两人很为难。
他直接回去深水湾七十二号不远处的圣保罗小学,因为小豆包她们就在这里上学。
在深水湾附近有不少学校,许多年挑选了几天,最后还是选择了这所小学。
无他,这所小学的师资力量强大,在里面就读的学生都是富豪和港岛高层权贵人士子弟。
除此之外,这所学校的学生,天资聪颖的人,真不少。
一开始,学校是不同意小豆包她们四个孩子当插班生的,因为圣保罗小学并没有这样的传统。
然后被许多年拿出五十万港币,买到了可以考试的名额。
其实,许多年不想出这些钱也是可以的,但其他手段还是算了吧,和气生财。
中环和其他地方也有更好的学校,但距离深水湾七十二号有点远,所以还是直接找圣保罗小学最好。
小豆包她们四个孩子参加考试,基本上是一次通过。
英文考试、中文考试和面试三部分,其中英文考试,对小豆包她们来说,有一点点难度。
主要是因为许多年根本没有怎么教过她们。
四个孩子的英文,都是许晓倩、小梅她们平时偶尔教一教,她们自己喜欢学习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