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一九六四年(2/3)
许晓倩傲娇地哼了一下,坚定了信心。
接着又说道:
“我下午就去街道办看一看,肯定有适合我的工作。”
到家之后,小豆包她们已经围了上来,纷纷询问她们大姐考试怎么样了。
一群小屁孩,明明才四岁多的样子,却跟五六岁的大孩子没什么区别了。
“我当然是没有问题啊,等我的好消息吧。”
看着洋溢着自信的侄女,许多年摇摇头。
也不知道她随谁,自信是好事儿,只不过,她妈妈怕是要抑郁了。
下午,汤不器驱车来了一趟许多年家。
“哟,领导,咋突然给我带这么厚重的礼呀?”
许多年从书房出来,就看到了客厅里,汤不器已经把礼物放在桌上了。
两条羊腿、两瓶茅台酒和一块大块的腊肉。
属实是重礼了。
“这可不是我给你的礼,是别的单位让我转交给你的谢礼。”
汤不器面色严肃,唬得小豆包她们没敢吭声。
只见他还从怀里拿出了一叠钱票,道:
“喏,这里还有钱票,也是一起的。”
许多年没明白什么情况,好奇不已地询问对方,谁知道被汤不器反问了一句:“你自己最近干啥了你不知道吗?还问我?”
“不是,我也没干什么啊?领导您生什么气?”
“我哪里生气了?”
汤不器冷哼一声,神色稍微放缓了一些,接着把上午的事情简单说了。
直到这个时候,许多年才明白是什么情况。
顿时哭笑不得地道:
“不是,他们也太客气了吧?这个功劳也不应该给我啊,我就是随口跟我妹妹提了一嘴而已。”
“怕是不止吧?要不是我听说了,都被你蒙过去了呢,魔都塑料厂的盛大译同志你还记得吧?你没给人家写过信?”
许多年恍然,“原来是老盛传出去的呀?我确实让他帮忙制作了一个暖水袋,让他帮忙送去给我妹妹,可我真不知道他还把暖水袋上报给其他领导啊。”
属实是把塑胶行业给震惊到了。
小小的暖水袋,十分火爆,受到了很多女同志的喜爱。
尽管暖水袋使用起来有些麻烦。
但该说不说,暖水袋是真的好用,一百度的热水,可以在怀里抱很久的。
对于怕冷的女同志来说,再也没有比暖水袋更好的过冬保暖之物了。
反正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暖水袋开始出现之后,魔都那边的女同志们,已经彻底为了暖水袋而疯狂了起来。
女同志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枕头风吹起来之后,更是可以席卷成为龙卷风的。
所以起风之后,各家塑料厂、橡胶制品厂也都开始按计划进行生产。
至于销售,那根本不是问题,反而是很多人等着产品呢。
而且,受限制的很有可能是橡胶原材料,并不是销售。
只是现在才刚开始,各家工厂的橡胶还是充足的,倒是还不用担忧这个问题。
一个暖水袋需要用到的橡胶很少。
“你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以后别把时间放在这些上面,你现在的任务是罗布泊,别搞混了。”
汤不器神色彻底缓和了下来,叮嘱了一句,便离开了。
既然知道许多年并不清楚这些事情,那汤不器也就放心了。
罗布泊任务十分重要,许多年要做的不仅仅是保命,还需要找到钾盐矿才行。
只有找到钾盐矿了,才能在未来制作出钾肥,提高全国的粮食产量。
经历过五九六零六一这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全国上下都对粮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很多人都知道要珍惜粮食,就像老许不舍得将老帮子拿来喂鸡一样,那是已经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爸爸,你好厉害呀!”
老汤刚离开,本来已经出去的小豆包她们,便又进来了。
抱起小屁孩,许多年哈哈大笑,“你们也好厉害呀,走,把这些食物放仓库去。”
周红梅和杨秋红也走了进来,“老五,你们领导是专门来给你送礼物的?”
“嗯!”
许多年心情不错,然后直接把刚才的事儿给说了出来。
这让周红梅和杨秋红两位老人错愕不已:这也行?
她们也在用暖水袋,只不过,她们需要经常干活,没法一直抱着暖水袋。
所以体会不是很深刻。
反倒是秦淮茹和姚春喜她们这些坐办公室的,感触更深一些。
但北方跟南方又有很大不同。
北方这边的室内,温度都相对较高,甚至有些单位的锅炉特别大,室内供暖非常好,室内温度可以达到差不多二十七八度呢。
比如设计院、外交部等地方,他们这些单位就是工字型楼房,走廊都是在室内的,供暖系统直通,几个大锅炉烧开之后,整栋楼都会十分温暖。
反倒是一些在四合院的单位,相比起来,就没有那么温暖了。
周红梅她们不理解,连许多年自己都觉得错愕,所以这便是错有错着。
不管了,有奖励就是好事儿,今晚加餐!
白豆腐她们几个孩子顺势起哄,反正加餐嘛,她们也可以多吃一些。
正长身体呢,这群小屁孩又特别调皮好动,而且每天早晚还要进行训练,能量消耗当然很快了。
现如今,快五岁的小豆包她们踢腿挥拳的动作,已经有点水准了,力道也很不错了。
傍晚,秦淮茹她们到家之后,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顿时也是惊讶不已。
大冬天的,今晚吃的是羊肉火锅。
汤不器转交送过来的两条羊腿并不是很多,但许多年早就存了不少羊腿。
这会儿要打火锅的话,直接就拿出来,然后切羊肉卷,绝对是非常赞的。
再加上牛肉卷、海鲜、大白菜等其他菜,这顿火锅把大家的口水都勾出来了。
白豆腐她们已经记住了这个吃法就叫火锅,吃之前,就一直在念叨。
看着小豆包她们几个小屁孩,吃得嘴巴鼓鼓的,大眼睛还盯着锅里的肉,老许甚是满足。
他年龄大了,吃不了那么多肉。
所以特别喜欢看着小屁孩们吃饭,看着她们吃,他自己也能多吃一点。
餐桌上,大家并没有过多讨论许晓倩参加考试的事儿,反而聊开心的事儿。
大家默契地不讨论这件事,自然是不希望给更多的压力给到小倩身上。
而且,到时候成绩公布了,她没有通过考试的话,她会更加失落,甚至一蹶不振。
所以,冷处理才是最好的。
何况又有许多年误打误撞之下,从其他单位那边领到的奖励,加上今天这顿火锅,大家更不会讨论别的事儿了。
反倒是许晓倩有些闷闷不乐,但也很快就被美食给吸引了注意力。
一顿美味的冬日火锅之后,大家都极为满足。
转过天,大清早起来,小豆包她们就又喊着要吃火锅了。
“哪能天天吃火锅啊?可没有那么多肉给你们造呢。”
周红梅笑着说道,小家伙却反驳说道,“奶奶,有的,仓库里面就有很多肉,我们昨天跟爸爸进去看过了。”
“那是留着过年吃的,可不能现在就吃了。”
小家伙们一听,顿时不高兴了。
但不高兴也只是一阵子罢了,小屁孩嘛,注意力很快就被别的事情给带偏了。
几天后,成绩出来了,许晓倩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榜单,顿时高兴到原地蹦起。
“五叔,我考上了,我通过考试了。”
她太开心了,完全压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了。
没法子,她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女罢了。
许多年笑着说了几句恭喜的话,她却一直都没有停止,激动的心情,外人似乎没法理解。
小豆包她们也跟着过来了,虽然也很是替大姐高兴,但似乎又有些不能理解。
很快,许晓倩去拿到了她的毕业证这些证书,还有成绩单。
坐上车之后,她就有些迫不及待了,“五叔,快快,我们现在过去街道办,我要快一点登记好,方便让街道办的王主任帮我安排工作。”
“那么急干嘛?慢一点,不急。”许多年笑着开慢车,反正恭王府就在附近,回南锣鼓巷并不是很远。
“而且你现在也还没满十六周岁呢,你呀,还得等几天。”
许晓倩闻言,只好强行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很快,到了街道办之后,王主任她们都挺惊讶的,旋即也有些恍惚。
几年前还只是小屁孩呢,现在都快成大人了?
尽管许晓倩的证件上面写着是快满十六周岁了,但王主任她们都知道,她现在只是十四周岁罢了。
她妈妈没有通过的专科会计考试,反倒是她通过了,这倒是有趣。
而且再过几天,元旦之后,她就可以去上班了。
单位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就是轧钢厂。
九十五号院,许晓倩带着小豆包她们一起回来了。
还没到家呢,小豆包她们就已经开始囔囔了起来:“大伯母,大姐考上了。”
前院的王大娘、阎大妈等人,听到这句话,顿时惊讶地从屋里出来了。
“小倩,你通过考试了?”
许晓倩参加会计专科考试这件事,在九十五号院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半年前,大家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许晓倩不去读高中,偏偏要选择自学考这个什么会计专科考试。
毕竟她可没有太多的会计知识,半年就要学会,谈何容易?
她妈和她二婶就是例子了,考了几年都没有通过考试,还不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吗?
没想到,半年时间一闪即逝,许晓倩居然已经通过考试了?
真是活见鬼了,咋老许家的人,都这么厉害呢?
难道老许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对呀,我通过考试了。”
许晓倩高兴不已,骄傲得像只孔雀,快步越过前院,径直从穿堂屋通过了。
望着她们几人离开的背影,王大娘和阎大妈等人叹了一口气,眼里说不出的羡慕。
都是同一个院的邻居,人和人,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中院这边,贾张氏和徐二娣、牛翠花、易大妈等人都从屋里出来,或者在窗户里观望着。
小二层门口,胡美凤并不在家,这让许晓倩有些郁闷。
但很快,易大妈告诉她了,她妈妈在后院踩缝纫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