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青春:少年和她(2/3)
“哇偶,今天我又长知识了,不过听你这么一说,似乎专辑里的歌曲风格很多样?”
“是的,表达了许多种不用的感情。”
这时电台里突然又响起周秸伦的声音:
“我补充一下,Vivian专辑的十首歌都是同一人作词作曲的,而且这个人在我新专辑的一首歌中,也担任了作词人,并且那首歌也是他给了我很大的灵感才写出的,目前那首歌已经被张一谋导演确定为了电影《黄金甲》的片尾曲。
所以,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吼,Vivian的这张专辑绝对质量超高的。”
周秸伦如此不遗余力地帮周惠敏宣传让此时收听电台的他的粉丝们都有些吃惊。
对自己女朋友也不过如此了吧?
而且你不是也是来宣传专辑的吗?怎么感觉你像专程来帮别人宣传专辑的。
“好,那我们接下来就一起聆听这张被秸伦盛赞的《香豌豆花》的主打歌《起风了》。”
钢琴的声音响起,低沉的旋律像是缓缓流淌而下的溪水,这溪水越来越湍急,越来越汹涌。
架子鼓,各种乐器融入,旋律变得高昂,在即将达到顶点时,周惠敏的歌声传出。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
出租车里突然陷入沉静,只有电台里周惠敏的歌声在车内不断回荡。
这样的情况不只发生在老张的出租车,许多在这一刻打开电台收听《燕京音乐之声》节目的人都沉默了。
他们被那带着淡淡惆怅与追忆的旋律带回了早已模糊的青春,变成了歌词中的“少年”,在记忆中漂流。
夏天的教室总是闷热的,头顶的三叶电风扇转得嘎吱作响,让人担忧它会不会突然旋下来,可却没人舍得把它关闭。
课间的十分钟,是用来嬉戏打闹,还是埋头睡觉,亦或者刷题做卷?
都有。
但下课铃响起的那一刻,一定是偷偷看一眼班上暗恋的那个“ta”的背影,亦或者看看窗外,“ta”会不会从窗边经过。
少年时代的结束,是年少轻狂出去闯荡,是高考最后一声铃的响起,还是黑帽子高高抛向天空?
都不是,少年时代的结束是开始怀念少年的自己,笑着叹一句:“真傻,真……好。”
还记得工作第一年回到老家车站的那一刻,看着熟悉而陌生的景色,归家的途中,为每一个与记忆不同的景色而惊叹。
原来,那十几二十年不变的老家,竟然在自己不在的一年中偷偷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
沿途的每一个景色都有自己留下的记忆,心中悄悄期许,会不会如电影上演的那样,在某个转角和那个“ta”重逢。
脑海里已经预演了好几种打招呼的方式——我会说什么,“ta”会怎么回。
然后就这样一路想着回到家。
……
“我曾难自拔于世界之大,
也沉醉于其中梦话
不得真假不做挣扎不惧笑话
我曾将青春翻涌成ta
也曾指尖弹出盛夏
心之所动就随缘去吧”
副歌的高音像是对青春的遗憾的呐喊。
而现在,年华不再,却仍然感叹世界之大,仍然怀念青春里那个抹不去的身影。
只是已经分不清楚,怀念的究竟是青春,还是“ta”。
一切随风而去。
如果再次重来,你是否还愿意成为那个少年?
……
“哇,很温暖治愈的一首歌,让我回想到自己的青春,又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电台主持人的声音惊醒了无数还沉浸于歌声中的人。
“是吼,蛮吊的,有想起我学生时期的事哦。”
周秸伦也是第一次听《起风了》,之前只在电话里听过洪敬姚说这首歌怎么了不得,打动人心。
同时暗暗在心里做下决定,一定要多压榨小楚几首,也算是为音乐界做贡献了。
“谢谢。”
周惠敏笑着感谢。
这首歌虽然不是她最喜欢的那首,但无可争议是专辑里最好的一首,既好听又打动人心。
否则也不会拿来当主打歌。
“那接下来,我们再次欣赏秸伦新专辑里的一首歌,同时也是《黄金甲》电影主题曲——《菊花台》。
……
许是《起风了》带来的情绪波动太大,导致同样有种淡淡忧伤的《菊花台》,并没有给听众们带来多少的激动。
好听,但没有戳到心窝子里去。
但无论如何,今晚的燕京各大电台,几乎都被观众循环点播《起风了》和《菊花台》。
两首歌交替播放了一晚。
而且《起风了》竟然神奇地顶住周秸伦恐怖的粉丝量,点播次数基本和《菊花台》持平……
……
“你两点多了拉着我打游戏?能不能滚啊!”
秦慕楚看着赖在自己房里不愿意走的周秸伦,恨不得上去给他两个大逼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