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乡下赶集摆摊(3/4)
回到家,钢琴已经送来,妈妈正在试音。
四个孩子高兴地围着,看着新钢琴,每个人都是兴高采烈。侄女张文静与雨露又成了好朋友,亲昵地嘻嘻哈哈地玩耍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婉茹忙得不亦乐乎。没想到钢城区分店销量这么好。不到一周送去的货几乎卖光。
她和李华又组织了一批货送过去。打发租来的小货车离开后就留在店里。
经过观察,来店里买服装的有一大部分是周边的乡下人,突然萌生了去乡下赶集的想法。
尤其是从早上到中午十二点之间,乡下的人把自己带来的农产品卖掉后,总会买些需要的商品。如果去一些较远的乡镇,那里的集市在这个时间段人流量也绝不会少喽。
前世自己就是在集市上卖小商品起家的,还真的对那样的环境不陌生。很快一个大胆的计划在脑海里形成。
想好就干。
钱是靠挣才能得到,自己必须尽快积累财富才能有更大的作为,不付出哪里能有收获?同学们对自己这么关心也不能辜负他们。再说自己还有许多想法需要实施,哪一样都是需要很多钱。
想到这里她自嘲地笑起来。
没钱时想着如何挣钱,现在每天都有不少的收入,为了心目中的计划反而越来越觉得缺钱。看来人心无足蛇吞象的意思就是这么产生的。
都说知子莫如父,老爸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到位,自己还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理想归理想,还是脚踏实地才是根本,只有实力足够才有权力说大话办大事。
第二天来到批发店铺,张婉茹把自己的想法向李华说“我想用我们长期租用的那辆厢式货车,装上些服装去乡下赶集。赶集的目的一是:为了出售服装。二是:为我们的服装打广告,招揽在乡下赶集卖服装的那些小商户,小超市和卖服装的店铺,让他们常年来我们店铺拿货,你看怎么样?”
李华听后嘿嘿地笑着说:“老板你也太有才了。这样还真得好处多多。我可知道,乡下那些在集市上卖服装的每年都卖不少货。他们也不少挣钱。如果都来我们店里拿货,我们就发财了。这段时间,两个分店的销售量都超过批发店了。我心里也有点着急,可又没什么好办法。”
张婉茹也满意地说道:“我们就多带些适合乡下人穿的服装。卖得价格便宜,势必会引起那些商户的关注,我就与他们商量,只要他们从我们店里拿货,我们就不再去集市和他们掺和。”
李华听后咯咯地笑起来,而后说:“我们的货全,价格也不高,过去后一定卖得比他们多,也会占领那里的市场,说不定他们为了把你赶走也会亲自找你的。就实验上一两个月看看效果如何?”
张婉茹与李华接着就行动起来。下午就把去赶集的货组织好,把雇佣的小货车司机喊过来,与他协商好后,把货都装上车。
张婉茹又从三个店各抽调了一名员工。还特意去做了一个条幅,上面写着:锦绣服装厂厂家直销处。在下面又用小字写出,总代理批发商铺地址,店名与联系电话。还印刷了许多宣传单。买了一个电子高音喇叭。
翌日一早,在离玉林煤矿最近的柳泉镇的集市上,当张婉茹的服装摊正式摆开,很快就有人围拢上来。
张婉茹拿起高音喇叭,喊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里的服装是厂家直销,价廉物美。一件算零售,两件以上还能打折。
很快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看着挂起来的各种服装,还用四个长凳,上面铺上木板的搭起的货台,货台上摆得整齐的服装,身后货车里还有大量的服装,几十种服装,花色款式不但新颖还能打折,就像一家流动的服装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