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那年十八 201、蛇年的she(二合一)(3/4)
他们这个《得寸进尺》的小品,不仅讽刺了那些看到某个剧火了一窝蜂跟风,也讽刺了一些耍大牌的演员。
陆恒前世看的时候光顾着笑了,而之前彩排的时候看,他忽然觉得,这一幕不就被大宝贝实现了嘛?绿幕一抠,人都不用到现场。
甚至再过几年,说不定演员都不需要了,直接电脑生成,要什么样有什么样。
值得一提的是,郭月演这个小品前,她已经写了一个本子,而且也过了审,但冯汞找到她,希望她来参演后,她毫不犹豫把这个本子送给洪建涛演,而小品里替代郭月的演员,就是曾经在《武林外传》里演扈十娘的唐静。
之前彩排小品是放一块儿,不是像后来按节目顺序,所以陆恒可以坐在台下看。
而现在,他已经在后台侧边候场,旁边是那些舞蹈演员。
陆恒是第六个节目,其实也不算重要时间段,不过陆恒对这些不在意,春晚是造星利器不假,但他现在的名气,春晚的加成不太大。
不过陆恒表演的时间在前面,刚过九点,按照电视台的惯例,这时候也算黄金时间了。
而且人们的关注时长是有限的,除了那些重要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收看的观众也是最多的,越往后,时间久了难免消磨耐性。
主要是陆恒对于包蓉这种争抢重要时间段的行为不解,因为这么多春晚过去了,谁还记得那些重要时间段的表演?
实际上,在大众记忆里印象深刻的,终究还是两个老赵,以及陈佩斯、冯汞,以及后来沈腾他们的小品,还有宋团、李琼(山路十八弯)、陈红(常回家看看)……以及后来王铮亮(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些人的歌。
他们哪一个在重要时间段?都没有。
当然,唯一一个压大轴的《难忘今宵》,更多还是多年来重复洗脑。而且它也不是因为那个位置出名,首先它是一首好歌,而切歌曲跟结尾的位置相契合。
前面提到的那些也是如此,作品通过春晚走红、观众印象深也不是因为位置,还是作品本身。
所以陆恒搞不清楚那些抢咖位、争站位的人是什么样的心理,你红、知名度高,即使站在边角,大众的注意力还是在你身上,反之亦然。
但偏偏很多人对此特别上心。
随后,当主持人报幕后,陆恒站在舞台上,台下立马响起无数掌声和欢呼声。
不过这也不一定是陆恒人气高,台下坐的年轻人还是少数,而春晚开始前,就有工作人员特别提醒,希望每个节目开始时大家热烈鼓掌。
其实这种事情已经形成惯例,无论知不知名,开始的掌声都是礼貌。
大别山一个山区里面,外面雪飘絮洒落,而屋里暖融融的。
陆恒奶奶家的这一众人,都停止了说话,连小秋月都端正坐好,看着电视里的舅舅唱歌,眼睛瞪得大大的,像是生怕漏掉一个细节一般。
这首《江南》是慢歌,当初排舞的时候,陆恒说想法,让李晓冉来编排,找的舞蹈演员也是她们东方歌舞团的。
风格就按照央视后来的诸如《小城雨巷》、《只此青绿》这种来排。
水墨晕染,大气又独特。
虽然技术还达不到那些舞蹈节目的年代,但放到这时候,依然是非常惊艳的。
至少很多人感到了美的享受。
再配合着陆恒的演唱,旋律和歌词搭配,光影和舞蹈交融,美轮美奂。
一曲终了,舞台上渐变似的灯光慢慢暗下来,很多观众还回味不已,而台下已经爆起了热烈的掌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