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正文完,之后更番外(2/4)
众说纷纭,吵吵嚷嚷,但多是说大人的事儿的,至于鹤儿被封为世子的事儿,不知道是事情太小,亦或者这在众人看来,根本就是水到渠成、理所应当的事儿,因而便也无足挂齿起来。
不说这些题外话,且说武安侯府中,桑拧月接了圣旨,便被身边的素心搀扶起来。
沈廷钧已经去送“客”了,院子里到处都是逢迎讨好的谄媚声音。
桑拧月打眼看过去,到处都是喜笑颜开的面颊,丫鬟们竟是比她还开心。
而当她的视线扫过去,丫鬟们除了诚心的恭贺外,对着她时的态度,也更谨小慎微了。
桑拧月最是能体会到别人对待她的态度,一时间心绪愈发复杂起来。
等到沈廷钧送客回来,她就拉着沈廷钧说:“我现在算是体会到,‘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到底是什么感觉了。”
沈廷钧闻言不禁笑出声,“怎么,你现在才感觉到么?难道你被封为武安侯夫人时,没有这种感觉么?”
桑拧月不由嗔了沈廷钧一眼。
她和他说正经的,他倒好,直到如今还给他插科打诨。
但提及被封为武安侯夫人时的场景,桑拧月也忍不住点点头,“那时候也感觉自己出人头地了。但是那时候的感觉和现在还不一样。”
具体怎么个不一样法儿,桑拧月也说不大清楚。
但若要仔细说,大概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妻凭夫贵——她被封武安侯夫人时,荣光都仰仗于沈廷钧,是外来的。而如今呢,她被封为国夫人,更多是因为她进宝有功,算是内因,也算是她自己立起来了。
那种踏实感,充实感,脚踏实地感……好像她所拥有的一切,都将不会轻易失去,就真的很让人满足。
桑拧月形容不出这种感觉,只摇着头抱住了沈廷钧。
沈廷钧呢,他大致能明白拧月在想什么。
许是找到兄长后的日子太好了,让她总有种不真实感。他们成亲更是在她预料之外,因而,她便也觉得轻易的来的东西,轻易也会失去。
她总会患得患失,总会时不时露出惆怅的神情。
可如今,她的功劳是实打实的,那藏宝图,就是在她的嫁妆中发现的。她于国有功,接受封赏,这天经地义,她也因为有了这份立足的资本,觉得踏实起来。
沈廷钧念着这些,不由就抱紧了桑拧月。只有日子过的仓皇,身心备受蹂躏的人,才会对现有的好日子有这么多的不确定和忧心。
好在这种不确定在此时被打破,她有了立足的根,以后也能安安稳稳的过好日子。
两人又说起鹤儿的世子之位来。
不得不说,陛下这也算是给了武安侯府恩赏了。
毕竟一般情况下,虽说公侯伯子爵府里请封世子是理所应当的事儿,但陛下所看你不顺眼,那你这世子请封,陛下就能给你一拖再拖。
今朝有个例子,就是有个国公府的国公爷不得陛下喜欢。国公府递上来的请封世子的折子,每年都得不到陛下的批阅。国公夫人还以为国公爷没递帖子,或是有心将爵位留给别的小妖精生的儿子,为此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每天闹得国公爷满头包,简直都成京城一景了。
而之后直到这位国公爷过世,国公府才有了新的继承人,打破了世人揣测的,陛下有意收回国公府爵位的言论。
但即便最后这爵位依旧落到了国公爷后人手中,但这几十年府里没有继承人造成的惊慌、惹起的纷争,和交际时带来的不便,却都是实打实的。
说国公府那几十年是京城的笑柄,那话也一点没错。
也是因此,为防得罪帝王,以便帝王在请封世子时给你拖后腿,那些还没定下继承人的勋贵府里可都一个塞一个的安生,保准不会在这时候给陛下递话柄,让陛下在请封世子时卡你。
可以说,请封世子虽说不是什么要命的事儿,但一个处置不当,那也是会丢人现眼的。而武安侯府中,鉴于鹤儿还不满周岁,怕太大的福气他压不住,府里原本的计划,是等他满三周岁后再给他请封世子,熟料陛下当真大方,竟连这道程序都省了,竟是直接把爵位给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