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十八)(3/4)
“爸!不至于吧?”尤立军在农场食堂里也是吃过的,没有北方人那么爱这口生脆辣。
“不好吃能卖三块钱一斤?不到两天时间就被江县宾馆给包圆了!”儿子的质疑让尤爷爷很是不悦,他这辈子也没扯过白。
尤立军惊呼出声:“三,三块?江县能卖这个价?有没有搞错啊?”
“错啥子错,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谈的钱!人家采购边买边让我们接着种。除了本钱,六分地一个月,除开种子和人工,赚了两千四百块钱......”
龟孙女今天就给他和老婆子,一人发了一百块的零花钱。
孝心多少还是有点的!
“那赶紧接到种啊!趁现在别家没有,卖它一年新鲜的!”
“哪儿来内么多地?花生都出苗了,幸好听了小语的,套种面积算下来才两亩半。”
两个庄稼老把式唏嘘不已,女儿/龟孙女,瞎折腾一次比他们以往种啥子大棚菜都强。
有了樱桃萝卜的成功经验,尤爷爷对番茄苗充满了期待。
随着番茄秧的逐渐长大,番茄叶上长出了一层细细的绒毛,就像披着一层霜一样。
尤爷爷研究好几天,终于没忍住问孙女儿:“这不是我们在bā • jiǔ十年代种过的毛粉番茄吗?”
有点年纪的菜农,都不会对这个老品种陌生。
“爷爷,是在老品种基础上改良过的新品种!比以前的番茄还好吃!”
见老爷子狐疑,尤语接着吐槽:“您说现在大棚种出来的番茄,虽然产量是真高!但都是各种农药催熟出来的,是不是又生又硬?难吃得很!”
村里种大棚番茄的有好几家,据说最高产的品种亩产能上万斤。
他们家露天种,还老品种,产量就不指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