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济世安民】(2/4)
当年马援征战南越,所立下的铜柱,曾言“铜柱折而交趾灭”,威慑无数人。
但并不利于大汉对交趾的掌控。
如果真的将交趾,视作大汉疆土,又怎么会说出这种话?
从那时起,交趾虽然仍属于交州的一部分。
但只要铜柱在,就不算是真正的汉土,更像是附庸、属国。
这也给了士燮南逃建国的基础。
现在铜柱倒了,大汉的国都又暂时坐落在琼州,两地相隔不远,容易管控。
交趾很容易,就会彻底归属于大汉。
刘恪看着浑身一轻,自由自在的士亥,心中并没有尽取一州的喜悦。
他反而皱着眉头,沉声道:
“一州之地,当真这么艰难吗?”
“难。”
士亥眼中只有疲惫,极为肯定的道:
“举步维艰。”
饶是以士亥的能耐,也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一番操作,最后亡国,哪怕做的再漂亮,个人能力再强,也多少显得有些无力。
可士亥也是真的没办法了。
他篡改遗诏,弑兄夺位,背负骂名,扶植高让,设下内应,暗藏囚徒军.
他做了许多事,自负瞒过了天下人。
但最后呢?
也只是在东胡兵锋之下,苦苦挣扎,苟延残喘。
天下大势如此,东胡不可当,想活多久,全看东胡人的心思。
一州之地,能做得了什么?
就和他之前说的一样。
真以为谁来都能和大汉天子一样,一州之地还能打出一个人心思汉?
他没那个能力啊!
要是同盟成功,还能借着大汉的东风,再想点办法,苟上一阵。
但现在大汉做的不错,将他的礼物都收到了,索性一了百了。
反正对谁都有个交代,下九幽去了,也不至于挨列祖列宗一顿揍。
刘恪对此,深有体会,他也是靠着一路搏命,才挺过来的。
不过嘴上不能输。
“无妨,那你就好好看看朕,是如何举步的。”
士亥认真点了点头。
反正他当着汉军的面,喝下毒酒,也是存了一点点小心思。
死了固然解脱了,一了百了。
但如果没死,那也是命。
以他做的一切,应当足以苟全余生。
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个,能够在天下大势之中,逆流而上的人。
只能是这位昭武帝。
海上风大,刘恪与士亥分别后,便回到了船舱里。
交趾暂且就这么定下了。
由国改为交州,以交趾郡为郡治。
下辖有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三郡之地。
日南郡郡守华仲邈,虽然只是个种地的,但理政也有81点,治理一郡之地绰绰有余。
这也是无奈之举。
要是刘恪手上里另有人才,肯定另换他人当郡守,让华仲邈安心试种玉米、红薯。
九真郡郡守,则是吕狭。
虽说吕狭是士亥心腹,但士亥都这样了,他也干不了什么。
放在九真郡,也是让交趾降将们安心。
历练一番,以后能不能调回中央,再看情况。
刘恪其实有些好奇,吕狭和魏季舒组成大汉双丑,会让朝中文武抱着什么样的心思上朝。
交趾郡郡守,则是陈伏甲。
此外,陈伏甲还暂代了交州刺史一职。
交州现在的情况,适合他搞宣传,稳固大汉统治。
历练一番,把理政练上去,说不定小陈也能提到邦士的水平。
同时刘恪也特意叮嘱了陈伏甲,要他培养一批舌辩之才。
明里暗里,还暗示着陈伏甲去找颍川陈氏要支援。
毕竟他现在也是一州刺史了,分量还是有的。
刘恪估计打豪族分田地的手段,后面还能用。
但现在宣传对口的人才,空缺太大,只能这么先凑合。
大体上,交州已经是有模有样。
除了没兵。
能调用的大队兵马,都被刘恪拉走,准备跟东胡大可汗干架。
这种逆天难度,不全军压上根本打不了。
刘恪稍作休息,便打开了系统面板。
【姓名:刘恪】
【年龄:2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