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皇帝就不能尝百草了吗(2/4)
“还请陛下即刻进兵交趾国都,还交趾一个朗朗乾坤!”
刘恪摇摇头,陈伏甲不仅体型逐渐何坤化,言辞也坤化了,不过他没何坤揣测圣意揣测的那么明白。
“交趾国有奸臣当道,作为上邦大国,朕是必然要发兵,救上一救。”
“但也不能太急,将士们还需休息好,才能作战。”
“立即让李景绩依托头顿港,安营扎寨,先整军休息三日,再往日南郡开拔。”
“是。”
陈伏甲这便去吩咐李景绩安营扎寨了。
刘恪认真留意了李景绩在刚才一仗的表现。
其实李景绩也砍了几个交趾小卒,毕竟武力也有77,当个纯粹的武将用,也凑合。
至于这【百战百败】,应该不亲自领军就没问题。
正好令其安营扎寨,看看能力如何。
然而李景绩接到军令,并没有立即开始安营扎寨,而是特意求见了刘恪,建议道:
“陛下,古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今我军大胜一场,气势如虹军心可用。”
“理应趁着敌军还未反应过来之时,携此气势,攻其不备,快速行军,拿下日南郡。”
这还是李景绩第一次谏言,刘恪有些欣慰,看来是个有追求的人。
不过他还是选择了打击李景绩的积极性,断然拒绝道:
“我军立足未稳,且不熟悉交趾国地形。”
“暂且休息整军,不仅能派出探马探明地形,还能让将士们熟悉气候。”
“气势如虹固然属实,可若是一鼓作气,拿不下日南郡呢?”
李景绩仔细一想,似乎也没错。
不能被皇帝三日夺三郡的辉煌给掩盖了事实情况。
攻城略地没那么简单,东胡打南迁后的大汉,都打了二十年呢!
而且汉军此时,正身处于从未涉足过的藩国之中,更需谨慎行事。
“陛下说得是。”
“只是兵法有云,凡处敌、相敌,绝水必远水。”
“我军跨海来攻,夺下头顿港,理应远水驻扎,如此可供进退。”
刘恪算是明白了李景绩为什么百战百败。
就这么个照本宣科的性子,想赢都难。
岳少谦为什么强?
因为他有个【机变】的特性,人家知道审视时度,依据形势用兵。
皇帝怎么打,岳少谦就知道该怎么配合。
无论是击退围城的东胡南军,还是诈取琼州三军,岳少谦的调兵遣将,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毕竟没有第二个岳少谦,刘恪也存着培养李景绩的心思,还是耐心解释道:
“兵法有云,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书中有记载,却并非那么绝对。”
“如今我军水师纵横,而交趾水师已然全灭,海上不存在任何能够阻拦我军退路的敌人。”
“这大海便是我军的退路,且我军尚需一座港口,以便后续物资运输。”
“因而头顿港断然不能失,在此安营扎寨,是必要的。”
好像也有道理。
李景绩认真点了点头,用心记下,这才下去安营扎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