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1/2)
那些年,只要与艾尔海森被放在同一套评估体系里,我就是万年老二。很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总喜欢上纲上线,久而久之就有了“知论派的文字研究才是文明之根基”“没有知论派就没有因论派”这种上升到学院的知识优劣论。
我的导师是这样安慰我的——
“天才之所以为天才,是因为他们大多是些超脱于标准之外的存在。真正能给予一个组织平衡和稳定的,往往是那些一辈子都在努力趋近天才的平凡之人。”
说白了就是,若是没有像我这样愿意勤勤恳恳稳定产出价值的工蜂,就没有建立在榨取与被榨取关系之上的教令院。
天才总是独来独往,平庸者总爱抱团群聚。像是为了验证这句话一般,比起被自己过分聪明的头脑和孤僻的性格所反噬的艾尔海森,我在教令院倒是混得如鱼得水。
过于功利的目的性让我无法拒绝任何可能产出价值的课题,因此我总是奔波于各个小组讨论和学会活动之间。
当我以为自己已经和艾尔海森渐行渐远时,他却主动找上了我。
“妙论派的课题你有兴趣吗?”艾尔海森递给我一份研究计划书,“奥尔玛兹行宫建筑风格与礼法研究,我记得你上个月正好发表了一篇和奥尔玛兹沙王朝相关的论文。”
“可是妙论派和生论派的研究我一向对付不来……”
看到标题下方的署名之后,我急忙把后半句话咽回肚子里。
“卡维学长?”我恋恋不舍地从计划书上抬起眼,“是二年级的那个卡维?他竟然会邀请我?”
艾尔海森眉角一抽,欲言又止那般。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明晚下午五点半,巴兰德酒馆,你自己和他聊吧。”
他家的房门就这么猛地一声关在了我俩脸上。
这声巨响吓醒了我,却没吓醒我旁边儿醉得更深的卡维。他一边不依不挠地拍着门,一边转过头朝我嘟哝:“喂,不是吧,这人脾气怎么这么差啊。”
我讪讪地笑了笑,走到窗子那边敲了敲:“艾尔海森,你把我家备用钥匙扔出来,我先把学长送回我家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