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2/4)
以出土的马币为例,一枚重20克左右,含银量不超过138两。
折合铜钱172-272文,而官府给出的定价是500文。法定购买力相当于实际购买力的183-289。1
如今将这样的货币称为大额虚币。
刘彻本来希望利用大额虚币,从有钱人群体中赚取暴利差额,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比老马的文字结论早了两千年,汉武帝时期的盗铸者们就上演了千古不变地铤而走险。
哪怕刘彻下旨“盗铸诸金钱罪皆死”,但是「白金三品」的法定价值与铜钱兑换值可谋求的差额暴利过大,让冒死铸币者一茬又一茬地出现,砍头也砍不完。
一年后,刘彻不得不叫停「白金三品」。
不同于首次推出银币的失败,「白鹿皮币」相对成功。
顾名思义,这是用白鹿的皮所制成的一种货币。
“皮币”一词却非始见于汉武帝。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皮币”,当时指皮毛与布帛,是贵族间礼尚往来时的常用礼物之一。
刘彻赋予这个词新的含义。
只要路子足够野,总有一款敛财的手段能奏效。铸造银币失败了,还能用白鹿皮玩出花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