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 > 第153页

第153页(2/2)

目录

朱元璋一点也不意外活字印刷术因此被冷遇。

就听水镜播放: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在宋朝却没有得到重视,雕版印刷仍旧统治印刷界。

沈括在《梦溪笔谈》写出原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字印刷术胜在灵活,但它在诞生后的几百年间,很多时候没有对应需求。大多刊印物的内容更新速度缓慢,不似现代每天有新的海量资讯充斥媒体。

当时的读书人更追求印刷品的艺术美观性,自然而然不可能舍雕版而用活字。

那么有没有例外情况出现呢?

有。

元朝疆域辽阔,多语言体系并行。

对于更新频次高的官方文书,需要能灵活排列组合成文的活字印刷术,那比雕版便捷得多。

明清两朝,邸报发行量增加。与传统的经书不同,邸报每期内容不同,而且每一期更新间隔日期较短。这就要用活字印刷能更降低成本。

与邸报相似的印刷品还有通俗话本。这类小说在长久收藏的价值上降低,但因易读性与娱乐性,它的受众面变得更广。

私人书铺以活字印刷刊印通俗小说,不求制作精良,只求薄利多销。

由此可见,对于印刷术的选择,在成本优势不明显之际,市场需求的重要性。

东方,雕版印刷术的统治地位维持数百年,它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知识体系需求与认知的双重固化。

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科举体系,在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无法再迸发出日新月异的思想火花。

印刷术随着宋元的战争与贸易渐渐传入欧洲。

初时,欧洲对于印刷术的需求也不高,雕版印刷足以满足少量识字人群。

十五世纪中叶,德国的谷登堡发明了铅活字版印刷机。

不是印刷术,而是印刷机。机械的投入使用,极大提速了效率,更是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不同于汉字表意的特性,欧洲使用的拉丁语族为表音文字,单个字母数量远远低于汉字。

这个特点更容易发明出一种机器,以机械方式将数量有限的字母排列组合去印刷书籍。

欧洲使用机械印刷术,与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揭开序幕相辅相成。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